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就在李煜登基的前一年,后周将领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了宋朝。李煜,成为国力日益衰弱的南唐最后一任君主。性格宽厚忍让而又不习军事的他从此所能做的只有对宋年年纳贡,委曲求全,在宫闱中过着豪华奢侈而又充满艺术情趣的生活。那么,李煜与他的皇后最初的感情如何?他的情感世界是否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传奇和神秘呢?
119

公元1203年,64岁的辛弃疾在闲居近九年后,因韩侂胄为巩固权力而重新启用。韩侂胄主战政策与辛弃疾晚年北伐的理想看似一致,但两人在北伐策略上产生分歧。辛弃疾主张充分备战,而韩侂胄急于求成,意图通过北伐立“盖世功名”。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后,积极推动镇江备战,高价搜集金国军事情报,发现金军实力仍存。他登上北固亭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追忆刘裕等英雄,同时借“元嘉草草”典故警示仓促北伐风险,词中“廉颇老矣”更暗含烈士暮年壮志难酬的悲愤。
宋金形势因蒙古崛起与金国内乱发生变化,韩侂胄误判局势,听信片面情报主张速战。辛弃疾多次强调需稳妥备战,却因与道学领袖朱熹交好,卷入政治斗争,遭弹劾罢免。1205年,他被调离前线,北伐最终因准备不足惨败,印证其担忧。
辛弃疾晚年虽未实现将军抱负,但其词作《永遇乐》融合历史典故警示与个人壮志,成为南宋词坛巅峰。韩侂胄主战政策暴露功利本质,而辛弃疾以“烈士暮年”之姿坚守抗金北伐理想,终成历史悲剧英雄。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