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唐的背影》
安史之乱不但让唐朝盛世戛然而止,甚至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分水岭。安史之乱对唐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都影响重大。只有大唐才算得上真正的盛世,而一场孕育在盛世中的暴乱,使整个华北大地从高度繁华突然倒退了数百年,花团锦簇的繁华世界转眼之间成为悠远的追忆,一个看上去鼎盛完美的王朝瞬间千疮百孔,不能不让人深思。复旦大学韩升教授登上百家讲坛讲述《盛唐的背影》。
433

靖难之役是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发动的内战。朱棣以“清君侧”为政治口号,将矛头指向建文帝身边的文臣集团,以此分化朝廷武臣支持。面对建文帝派出的北伐军,朱棣采取诱敌深入策略,在郑村坝之战中利用北方严寒气候击溃李景隆的南方军队,并通过控制宁王获得其麾下的蒙古左眼三卫骑兵,解除后方威胁。
建文帝多次更换北伐将领,但李景隆因缺乏实战经验,在关键战役中屡遭失败。白沟河之战中,燕军以少胜多,借助火器“一窝蜂”和风向逆转反败为胜。然而,东昌之役中朱棣陷入重围险遭歼灭,幸得大将张玉、朱能救援脱险。燕军随后调整战略,绕过重兵布防的凤阳、淮安,直插南京。
南京城破前夕,建文帝试图通过庆成公主和谈,并仿效“周公辅成王”名义划地分治,但朱棣拒绝妥协。宦官情报显示南京空虚,燕军迅速南下攻占扬州、仪征,兵临长江。建文帝启用铁璇守济南,铁璇以诈降计诱杀朱棣未果,但仍拖延燕军攻势。最终,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城投降,建文帝自焚失踪,朱棣入主南京。
朱棣在军事行动中注重政治宣传,如以“周公辅成王”自居,并利用徐增寿等内应瓦解守军。其胜利既依赖战场谋略,也受益于建文帝用人失误和内部矛盾。后续历史争议聚焦于朱棣称帝合法性与建文帝下落之谜。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