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百家讲坛》 20150616 大明疑案(上部)4 胡惟庸谋逆之谜

00:00
40:20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953
孔庆东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鲁迅》
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504
于赓哲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大唐巾帼传奇》、《大唐开国》、《大唐英雄传》、《狄仁杰真相》、《开元盛世》、《隋唐风云》
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1610
马未都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漆器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玉器收藏》、《说收藏之杂项篇》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胡惟庸案历史真相

#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 明朝丞相制度演变

# 胡惟庸谋逆罪名争议

# 云奇告变疑点分析

# 李善长同乡关系网

# 废除丞相制度影响

# 洪武四大案背景

# 皇权与相权矛盾

# 明代皇权集中措施

胡惟庸案历史背景与争议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谋逆罪名处死左丞相胡惟庸,牵连三万余人,成为洪武四大案之一。此案核心争议围绕胡惟庸是否真正谋反展开。民间流传“云奇告变”故事称太监云奇以死阻拦朱元璋赴胡府,揭露其藏匿甲兵之事,但史料存在时间矛盾、逻辑漏洞及目击可行性等疑点,学者质疑其真实性。
胡惟庸权力崛起与朱元璋制衡
胡惟庸通过贿赂同乡李善长,逐步升迁至丞相之位,成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关键导火索。朱元璋曾通过淮西派与浙东派矛盾制衡相权,先后任用李善长、汪广洋、杨宪等人,但均未能解决皇权与相权的根本矛盾。胡惟庸擅权后垄断奏报、结党营私,甚至试图架空皇权,引发徐达等重臣反击。
废除丞相制度的影响
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将行政权分散至六部,直接强化皇权集中。此案虽以“谋逆”定罪,但本质是朱元璋对丞相制度弊端的彻底清算。史料记载的胡惟庸死法混乱(斩首、毒杀或凌迟),反映案件复杂性及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案件后续与历史意义
胡惟庸案后,朱元璋持续追查涉案人员,牵连李善长等权贵,进一步巩固统治。该案标志着明代皇权达到顶峰,丞相制度的终结深刻影响中国政治结构,成为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转折点。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