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案探秘》(第一、二部
24岁的顺治皇帝离奇失踪,他去哪儿了?45岁的雍正皇帝异军突起,他是篡位吗?89岁的乾隆皇帝益寿延年,他有何秘诀?……八桩清代历史的世纪之谜,八个传奇人物的悲欢离合,八组发人深省的启示与智慧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唐博博士做客《百家讲坛》为您一一解读
336

英国学者加文·孟希斯在《1421:中国发现世界》中提出颠覆性观点,认为明代郑和超级船队的分船队早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并完成地理大发现。其依据包括1424年威尼斯地图标注的美洲岛屿、印第安人DNA与亚洲的关联,以及明代《异域图志》记载的狗头动物与美洲大树懒的相似性。孟希斯中国发现假说认为,郑和船队第六次下西洋时,由洪保等率领的分船队可能完成环球航行,但缺乏直接档案佐证。
郑和船队的物质条件远超同期西方航海团队。明代郑和超级船队由宝船、占座船、粮船、水船组成,规模达200余艘,其中宝船长达126米,四层甲板,排水量数千吨。与之对比,哥伦布团队仅3艘百吨帆船,麦哲伦团队5艘小型船只。明代远洋航海技术包括风帆与长橹动力系统,支持长期海上航行,船队建制分工科学,具备完成地理大发现的能力。
争议焦点在于郑和船队是否实际到达美洲。孟希斯列举的间接证据包括物种传播(亚洲鸡)、文献记载及地图标注,但明代异域图志原件已佚,且郑和航海档案散失,导致核心证据链缺失。学界普遍认为,尽管明代郑和超级船队具备技术条件,但需更多考古发现支撑其地理大发现争议的结论。西方航海家如哥伦布、麦哲伦的航行目的与团队规模,与郑和船队的和平外交使命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文明对航海探索的驱动差异。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