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命皇帝咸丰》
咸丰皇帝的一生其实是极其不幸的一生,他虽然贵为天子,却面对的是中国前所未有过的危局,他虽有心拯救国家于危难,却终究无力回天。我们甚至可以假设:如果当年继承皇位的不是咸丰皇帝,那么,以后百十年间的中国历史必将重写,中国是否会走上另一条发展的道路也未可知。然而历史终究无法重新来过,在那个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时代,中国的命运交给了咸丰皇帝,那么从此,这个国家与民族所有的荣辱沉浮都与他的命运相关联。
360

慈禧归政推迟原因成为光绪十四岁时的政治焦点,按照同治旧制归政承诺,皇帝成年后应结束垂帘听政。然而慈禧训政权力延续的意图明显,通过操控醇亲王奕譞政治立场,使后党势力权力巩固。光绪亲政大典筹备期间,醇亲王奕譞为避免触怒慈禧,主动提议推迟归政,并推动颐和园海军经费挪用工程,以转移慈禧对权力的掌控。
清廷权力交接困局在光绪十三年正月达到高潮,慈禧表面坚持归政,实则通过训政体制延续控制。光绪亲政典礼虽如期举行,但实际政务仍由慈禧训政权力延续机制把控。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权力结构,使得光绪婚事政治博弈成为后续焦点,未成婚状态成为慈禧继续掌权的借口。
垂帘听政制度终结后,慈禧通过训政细则维持实际控制。醇亲王奕譞政治立场始终倾向自保,其主导的颐和园工程既满足慈禧享乐需求,又掩盖权力过渡矛盾。光绪婚事拖延暴露统治集团内部博弈,慈禧以训政为名持续操纵朝政,致使青年皇帝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实权。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