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案探秘》(第一、二部
24岁的顺治皇帝离奇失踪,他去哪儿了?45岁的雍正皇帝异军突起,他是篡位吗?89岁的乾隆皇帝益寿延年,他有何秘诀?……八桩清代历史的世纪之谜,八个传奇人物的悲欢离合,八组发人深省的启示与智慧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唐博博士做客《百家讲坛》为您一一解读
389

慈禧陵被盗事件背景
1928年,孙殿英盗墓部队以剿匪为名,借军事演习戒严清东陵,对慈禧陵及乾隆裕陵实施盗掘。慈禧陵的奢华程度超越清代帝陵,地宫随葬珍宝因《爱月轩笔记》记载的“藏宝图”传闻成为目标。清王朝覆灭后,守灵人、土匪及军阀均觊觎陵寝财富,为东陵盗墓案埋下隐患。
地宫入口位置寻找与破坏
盗墓者通过工兵爆破炸开慈禧陵地宫入口。地宫设计坚固,排水系统完善,但仅设两道石门,便于洗劫。兵匪拆毁陵寝金丝楠木门窗、鎏金龙柱及天花板,地面建筑毁损殆尽。
慈禧尸体未腐与珍宝洗劫
慈禧尸体因生前肠胃空虚、棺椁密闭未腐烂,但遭兵匪扒衣取宝,面部被刺刀割裂以夺取夜明珠。地宫内陪葬的翡翠白菜、陀罗尼经被及数以万计东珠等珍宝被劫掠一空,仅残存少量丝织品与檀木谥宝。
盗墓珍宝种类与流失
《爱月轩笔记》记载的慈禧棺内珍宝包括夜明珠、翠荷叶、碧玺莲花等,价值可“复国”。孙殿英将珍宝分赃变卖,部分用于打点权贵,如夜明珠据传赠予宋美龄。翡翠白菜等稀世珍宝至今下落不明,仅陀罗尼经被因兵匪不识其价值得以留存。
后续处理与历史影响
盗案引发舆论声讨,但孙殿英借中原大战逃脱制裁。溥仪派遣遗老重殓慈禧尸体时,仅以黄绸包裹、捶碎珍珠镇墓。1984年清理地宫时,慈禧已成干尸,刀痕犹存。此案暴露乱世中陵寝保护漏洞,成为清代皇陵史上最严重的盗墓案之一。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