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皇陵谜案》
1928年7月,令世人震惊的“东陵第一盗案”发生,乾隆帝裕陵地宫惨遭洗劫,乾隆帝及其合葬后妃被开棺扬尸。生前自称为十全老人的乾隆帝,最终却身首异处、尸骨不全。乾隆裕陵建造于清朝国力鼎盛时期,前后耗时九年多,精心筑造的地宫可谓固若金汤,盗墓贼究竟是如何闯入地宫的?地宫之中到底有没有机关暗器?价值连城的被盗珍宝究竟散落何处?
236

道光帝作为清朝以节俭著称的帝王,其陵寝营建却呈现巨大矛盾。他继位后推行“声色货利论”治国理念,日常衣着简朴、宫廷宴席从简,却在陵寝建造上三次选址,耗费巨资。首次选址王佐村因违背乾隆帝“昭穆之制”被臣僚劝阻,暴露出其试图突破祖制的意图。
第二次建陵选址东陵宝华峪,工程历时七年且功能完备,却因地宫严重渗水事件引发争议。道光帝拒绝常规补救措施,执意拆除已建成陵寝,并转向西陵选址,这一决策凸显其对祖制与风水观念的复杂态度。最终建成的西陵龙泉峪慕陵虽表面精简,但采用金丝楠木、增设石牌坊等工艺,实际耗银高达243万两,远超康乾陵寝。
慕陵的矛盾性还体现在规制设计上:裁撤方城明楼等传统建筑,却在神道碑亭背面镌刻功绩;名义上遵循节俭原则,却因材料与工艺导致成本激增。这种矛盾行为不仅反映道光帝个人性格的反复,更成为清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其陵寝营建过程深刻揭示了晚清财政危机与制度僵化的深层问题。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