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和下西洋》
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七下西洋行程万里,明代航海家郑和如何运筹帷幄率领拥有几百艘的巨型船队顺利完成任务,不翼而飞的档案,扑朔迷离的身世,一个人和一个船队的不朽传奇。
196

清东陵的孝陵作为清朝入关后第一座帝王陵寝,历经四次盗掘险情却保持完整,成为清东陵唯一未被盗的地宫。其未被盗的核心原因与建筑特点密切相关:孝陵神道长达六千米,拥有全国最宽石牌坊,且石牌坊历经多次大地震仍完好无损,展现古代建筑的高超工艺。
孝陵地宫防盗设计坚固异常,1945年盗匪使用炸药仅炸出浅坑。康熙帝在碑文中强调地宫“不藏金玉宝器”,削弱盗墓动机;同时民间流传顺治帝出家的传说,认为地宫为空棺,进一步降低盗掘风险。
顺治帝因天花去世后依满族旧俗火化,骨灰装入青花瓷坛,陪葬珍宝在火化时焚毁,地宫仅存顺治、董鄂妃及孝康皇后三人的骨灰坛。董鄂妃因受宠被追封皇后,其殉葬事件涉及三十名宫人,引发争议。康熙生母孝康皇后因不受顺治宠爱,仅任太后两年便离世,骨灰同葬孝陵。
孝陵在建造时因工期紧迫大量使用明嘉靖朝旧料,导致建筑工艺粗糙,但关键地宫结构仍严谨牢固。与之对比,康熙景陵因未采用类似防护措施,多次遭遇火灾与盗掘,形成鲜明反差。清东陵研究者李寅通过史料考证,揭示了孝陵独特的防盗密码与历史际遇。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