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文稿的故事
透过档案说历史,讲述老一辈伟人博大的情怀以及一心为民的故事,唤起社会共同的记忆。“市民学堂”纪念第10个国际档案日特别专题:“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特邀原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研究馆员独家开讲《毛泽东文稿的故事》。
53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并展开大规模屠杀。面对暴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迅速成立,由德国商人约翰拉贝担任主席。拉贝凭借其纳粹党员身份与中国情感,带领多国人士协调安全区工作,在南京西北部划定3.86平方公里区域,设立25个难民收容所,直接保护超25万中国难民。其住所小粉桥1号更成为临时庇护所,收容600余人。
美国人明妮魏特琳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为基地,建立妇女儿童收容所,保护上万名女性免受日军侵害。她拒绝撤离南京,坚持履行“保护妇孺”的使命,最终因精神压力患病离世,墓碑刻有“金陵永生”。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由约翰马吉领导,拍摄大量日军暴行影像,成为重要历史证据。
安全区外,栖霞寺自发设立难民营,收容2.4万难民,寺庙僧人节衣缩食维持粮食供应。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由丹麦人辛德贝格管理,联合中方人员救助平民。国际委员会成员及西方外交官多次向日方提交抗议书,揭露日军暴行,其中史密斯累计提交15封抗议信,列举420余起案例。
南京大屠杀期间,中外人士共同坚守人道主义精神。拉贝、魏特琳等外籍人士与中国助手协作管理难民收容所,金陵神学院、剪子巷老人堂等自发难民营亦发挥重要作用。这些行动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更通过影像、文书等证据,为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正义见证。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