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夏书 胤征《尚书》

00:00
01:32
主播信息
陌上飞白

陌上飞白

思想飘散,不知道该说点啥~
关注
《中庸》:儒家哲学的瑰宝I儒家
16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全书共分为三十三章,主要阐述了中和之道、君子之道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诗经》:诗歌艺术的精华I儒家
11
《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计311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它们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雅》则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内容多为歌颂祖先功德、祈求神灵庇佑及叙述国家大事等;《颂》则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为歌颂神明、赞美祖先等。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之道I儒家
--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以其深邃的思想、严谨的逻辑和实用的价值,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胤侯征讨西河叛乱

# 仲康任命胤侯掌军

# 西河地域沸决之乱

# 天象异动警示征兆

# 先王法典诛杀令

# 玉石俱焚的征伐结果

# 巫俗旧染的治理难题

夏朝时期,仲康任命胤侯执掌六师,征讨西河地域沸决之乱。胤侯奉王命出征前,强调遵循先王法典诛杀令,以严明纪律约束部众,明示“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要求将士齐心上承天子之命,肃清西河地区的叛乱势力。
西河叛乱引发天象异动警示征兆,胤侯指出当地官员违背天理、触扰秩序,导致邦国混乱。其征伐过程中提出“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暗示对叛乱核心的坚决铲除,同时警惕波及无辜的后果。胤侯以法典为据,主张清除魁首、宽待协从,并强调天威与决断并重的治理策略。
面对西河地区长期存在的巫俗旧染的治理难题,胤侯要求将士整顿旧俗、重建秩序。通过威克决艾与艾克决威的双重手段,既强化法典权威,又注重教化引导,最终达成平息叛乱、恢复地域稳定的目标。

展开
大家都在听
妙解《传习录》阳明心学
妙解《传习录》阳明心学
## 《传习录》简介 ### 概述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由其门人和弟子编撰而成。这部作品集中体现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及其哲学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王阳明以其独特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作者介绍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被誉为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不仅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而且在军事上也颇有建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 内容分析 《传习录》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收录了王阳明的讲学语录,涉及“格物论”、“心即理”等主题;中卷主要包括王阳明写给时人及门人的书信,特别是《答顾东桥书》和《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强调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理论;下卷则主要讨论“良知”与“致良知”。 ### 影响与评价 《传习录》不仅是研究王阳明思想的宝贵资料,也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著作。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也在日本、韩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王阳明的思想被认为是超越时代的,即使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 ### 结语 综上所述,《传习录》不仅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集中展现,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里程碑。它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和教育理念,至今仍为人们所研究和借鉴。通过对《传习录》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王阳明关于人性、道德和实践的核心思想。
56
136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