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eg12.蒙古族的生死观|蒙古族青年如何面对离别与死亡

00:00
01:23:30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听风呢喃

听风呢喃

听风说,听我们说,大家一起说~
关注
听风说
1142
“听风说”是一群蒙古族青年发起的聊天频道。在这里,我们会讲讲自己的故事,说说蒙古族的生活,认识很多新朋友,也会探讨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在这里,你会收获朋友,也会得到很多关于蒙古族、关于少数民族的小知识。点个关注,来和我们交朋友吧~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这一期,没有嘉宾,在清明这个节点,简单聊聊我们自己面对离别和死亡的观点。从蒙古族青年人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自己看到体验到的关于生死的故事。(本期故事只代表主播的人生体验)

本期时间轴⌚️:

00:39 本期介绍

03:01 关于死亡的回忆

05:10 去世后容貌会有什么变化

07:25 小牧的神奇经历

09:42 草原上的扫墓祭拜

10:28 最深刻的一次离别

12:23 面对突然的离世

14:03 充满人情味的科技发展

15:27 面对死亡的第一反应

16:55 “亲人的离世是一生的潮湿”

18:17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

20:15 面对同龄人的去世

21:21 没能实现的约定

23:01 意外离世和有准备的离世

26:57 电影《脐带》

27:53 纯粹感情以外的那些事

29:54 意外充满了惋惜

31:54 人与人之间的微妙联系

33:59 面对死亡的心态

36:16 关于死亡的文艺表达

38:00 死亡预知的能力

40:25 白事的流程

44:34 出殡的仪式

45:48 很久以前的丧葬方式

47:53 丧期的禁忌

50:21 日常生活中的死亡

53:19 清明时期的祭拜

56:36 举办葬礼的目的

57:25 关于轮回转世的那些事

59:54 神奇的故事几则

62:16 人和动物的死亡

64:00 真正可怕的不是死亡本身

65:12 爱逞强的爸爸

66:23 不管怎样都会担心父母

71:00 大家要多多保重身体

71:23 蒙古族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

73:37 对生命要有最基本的敬畏

75:06 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77:26 感恩所有前辈们的付出

78:05 珍惜当下 珍惜生命

79:23 感谢所有的听众朋友们

80:06 欢迎投稿

81:38 听风说小知识——蒙古语关于死亡的各种表达

交朋友🧑‍🤝‍🧑:

听友群:公众号《听风说说吧》回复“听友群”,添加小助手,你会收到进群邀请喔~

开头音乐:《 ᠮᠢᠨᠤ ᠨᠠᠢᠵᠠ》(我的朋友)

片尾曲: 《往生咒》

bgm:天上的风

本期策划:小牧

剪辑:奈某

发布:小牧

展开
大家都在听
我们巷子的细珠啊
我们巷子的细珠啊
【边缘老人、特殊女性、城镇养老、底层人的自尊、成长与和解救赎的故事】 62岁的细珠,是桃花巷所有人口中的呆子、弱智,喜欢跟人吵架,处处与人作对,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对世界也充满了怨怼与愤懑。细珠出生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排行倒数第二的她,从小就因为秃头和不识数,而受到家人的轻视、街坊的欺凌,大家都说她是呆子、傻子。 她期待拥有和嫂子、姐姐们一样的爱情,却被父母和大嫂以嫁出去会受人欺负为由,愣是把她留在家中,这一蹉跎,就蹉跎成了一个老姑娘,年逾花甲,依然是孤家寡人一个。父母不让她嫁人,说担心她会受到婆家的欺凌,大嫂不让她嫁人,说她可以养细珠一辈子。于是,细珠成为了一家十余口人的“佣人”,每天不是围在灶台上打转,就是在不停地浆洗永远也洗不完的衣服,或是帮着大嫂带孩子。为金家这个大家庭,为父母,为兄嫂,为侄子侄女付出了半生的心血,父母和兄嫂相继去世后,她却被自己亲手带大的侄子扔在了桃花巷的大宅里,每天只能与她拣来的猫狗作伴,与花草为戏,与邻居几个老太太一起结伴捡破烂。 在长期的孤寂与被家人忽略的情势下,细珠和比她小了几十岁的于春兰走得越来越近,两个人经常一起分享自己的心事与小秘密,更在一起买猪头肉酱肘子,没有节制地大吃特吃。然而,好景不长,被人们形容为呆子的于春兰被她的罗锅母亲强行送到了县城的精神病医院,这一下,细珠失去了一个可以与她交心的人,在与街坊邻居的各种磕磕碰碰中,她更加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从没走出过桃花巷的细珠,一个人起大早去排队拿免费的鸡蛋,却也因为拿鸡蛋走错了路,把自己给走丢了……
119114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