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他说 南怀瑾
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93
231期





《道德经》以“道”与“德”为核心构建哲学体系。道与德的核心区别在于:老子的“道”是宇宙本源,具有生成万物的初始力量;“德”则是蓄养万物的准则。相较于现代将道德简化为行为规范,老子道德观强调二者本质不同且内涵更广,道与德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体现为中华文明的精神脊梁。
道作为宇宙本源属性,先于天地存在,其混沌状态被称为“无”,蕴含阴阳统一的可能性。道生一至万物生成过程揭示了宇宙演化机制:“一”是阴阳未分的太极状态,阴阳矛盾推动万物生成,通过“一生二,二生三”的分裂与融合,最终形成动态和谐的世界。这一过程与《易传》中太极生万物的逻辑相通。
道不仅创造万物,还通过无形之力参与其发展全程。道生之、德蓄之的互动关系中,万物遵循自然规律成长消亡。阴阳矛盾作为根本动力,表现为阴阳既对立又依存的关系,其相互作用形成“三生万物”的可持续循环。
道的特性体现为“无”与“有”的统一:无形无名却真实存在,至大至小且无处不在。老子以“恍兮惚兮”描述其形态,强调道虽不可言说,但通过万物生成与运行的规律可验证其存在。这种超越感知的本源性,确立了道在哲学体系中的至高地位。


26期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