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案探秘》(第一、二部
24岁的顺治皇帝离奇失踪,他去哪儿了?45岁的雍正皇帝异军突起,他是篡位吗?89岁的乾隆皇帝益寿延年,他有何秘诀?……八桩清代历史的世纪之谜,八个传奇人物的悲欢离合,八组发人深省的启示与智慧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唐博博士做客《百家讲坛》为您一一解读
330

凌烟阁是唐代皇宫内用于陈列功臣画像的重要建筑,始建于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纪念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24位功臣画像悬挂于阁中,此举既为表彰功业,也为激励后人。这些功臣多参与玄武门事变或辅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画像的绘制时间选择在魏征去世后,既因太宗感慨功臣凋零,也暗含通过强调建国有功群体来强化政权合法性的意图。
贞观十七年正值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争夺储位的关键时期,太宗担忧舆论将其与玄武门事变关联,图画凌烟阁成为转移矛盾、重塑历史叙事的手段。凌烟阁功臣名单刻意突出李世民集团成员,回避与高祖李渊关系密切的宇文士及、裴寂等人,进一步巩固太宗的历史地位。
唐代宗时期,凌烟阁补录了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但也纳入叛军降将田承嗣等人,体现政治妥协。宦官程元振、鱼朝恩入阁则标志凌烟阁性质转变,成为皇权衰微与宦官专权的象征。晚唐昭宗时期,凌烟阁甚至收录救驾侍卫,折射出政权末期的无奈。
长孙无忌位列凌烟阁功臣之首,与其在太原举兵策划、玄武门事变中的核心作用密切相关。唐太宗通过凌烟阁构建的功臣体系,既浓缩了唐朝从开国辉煌到衰落的全过程,也映射出不同时期政治生态的变化,成为解读唐代权力更迭与历史叙事的重要窗口。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