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之辨:沟通中的感受与评价

00:00
06:52
主播信息
职场商学院

职场商学院

企业管理者,公众号创作者,知识分享者。
关注
非暴力沟通
--
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让你的表达更加有效,更胜一筹
闲谈孙子兵法
--
孙子兵法是中国的传统典籍,但很多人对他存在很大的误解,比如认为它是阴谋论、阴谋诡计等。然而孙子兵法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的是这样,它为什么又会成为三本最受外国人喜欢的中国典籍之一呢?因此,我准备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去介绍一下这本书,并且去指导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精进职场
--
让有价值的知识,为职场中的你提供助力。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沟通中的真实感受

# 对他人的行为评价

# 情绪与评判的冲突

# 心理生理状态表达

# 感受优先表达原则

沟通中的冲突往往源于混淆“感受”与“评价”。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指出,许多矛盾是由于用“对他人的行为评价”代替“沟通中的真实感受”导致的。例如,“你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本质是评判,而非直接描述自身情绪,容易让对方感到指责。
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明确“情绪体验”的定义:感受是对事件产生的直接心理或生理反应,如“伤心”“着急”;评价则是对他人行为的判断,如“你做得不够好”。实际沟通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评价,这可能是习惯性思维模式或对快速分析的依赖。
通过案例对比可清晰识别差异。例如,“我觉得你不爱我”是评价,而“你要离开,我很伤心”则聚焦情绪体验。用“我感到……”句式表达感受(如“我感到担心”),而非贴标签(如“我很没用”),能减少冲突并促进理解。
实践“感受优先表达原则”需主动关注自身情绪,避免将责任归咎于对方。例如,将“你怎么老迟到”转化为“你迟到让我感到着急”,可改变对话氛围。尽管对方反应可能不同,但清晰区分感受与评价仍是化解“情绪与评判的冲突”、实现“有效沟通”的基础工具。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