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的傲慢》讲书

00:00
01:01:22
主播信息
lagrangee

lagrangee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lagrangee
关注
PodcastBooks
--
书生成的播客
开始记录
--
偷偷看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优绩至上社会问题

# 精英阶层道德批判

# 社会流动性停滞现象

# 全球化民粹主义反弹

# 文凭主义社会分化

# 技术官僚公共话语

# 工作尊严重构路径

# 贡献正义价值辩论

优绩至上主义的起源与影响

《精英的傲慢》揭示了优绩至上社会问题如何加剧社会分化。迈克尔·桑德尔指出,精英阶层道德批判源于成功者将成就完全归因于个人能力,忽视机遇与运气的协同作用。这种思维导致傲慢心态膨胀,削弱社会团结,并成为特朗普当选等民粹主义事件的核心诱因。优绩至上的技术官僚治理模式将公共事务简化为技术问题,掏空民主辩论的道德内涵,引发普通公民的权利剥夺感。

文凭主义与社会分化

高等教育沦为分类机器,文凭主义社会分化现象显著。精英大学录取机制强化特权阶层优势,SAT等标准化测试与家庭财富高度关联。奥巴马等政客推崇的阶层跃升话语逐渐空洞化,未大学文凭群体的收入中位数停滞甚至下降。技术官僚对学历的过度崇拜压缩公民参与空间,公共话语的技术官僚转向使民主政治失去活力。

民粹主义抗议的根源

全球化民粹主义反弹反映底层对经济与文化双重剥夺的愤怒。工人阶级怨恨源于主流政党四十年间实施的技术官僚全球化方案,该方案使顶层受益而普通公民边缘化。特朗普利用羞辱政治煽动不满,其支持者并非单纯反对种族多元,而是抗议社会认可体系的崩塌。两种主流诊断(种族反击与经济困惑)均未触及统治精英的责任缺失。

高等教育分类机制改革

针对精英大学固化特权的现状,书中提出合格人员抽签录取方案。通过设置学术阈值后随机分配名额,可缓解恶性竞争并增强多样性。该机制打破传统招生中对校友子弟的隐性优待,要求大学剥离文凭与道德价值的捆绑关系,重构教育作为社会流动引擎的本质功能。

工作尊严与贡献正义重构

工作尊严重构路径需平衡分配正义与贡献正义价值辩论。金融投机等非生产性活动损害实体经济从业者尊严,税收政策应体现对公共利益的道德判断。共和主义传统强调工作对公民身份的意义,需建立超越市场价值的工作评价体系。解决民粹主义危机的关键在于承认劳动贡献的多元性,修复被优绩至上割裂的社会纽带。

展开
大家都在听
安妮·奎佛莱克《莫扎特》
安妮·奎佛莱克《莫扎特》
这张专辑是法国钢琴家安妮·奎佛莱克演奏莫扎特的钢琴独奏作品,包括《a小调回旋曲》、《为迪波尔的小步舞曲主题而作的变奏曲》、《c小调幻想曲》、《第十四钢琴奏鸣曲》、《d小调幻想曲》。安妮·奎佛莱克的演奏继承德奥钢琴的传统,注重结构、内在张力强,善于处理装饰音和华彩乐段,音色变化细腻、情感丰富深邃。 安妮·奎佛莱克(Anne Queffelec)法国乐坛辈分最高的女钢琴家,1948年1月17日出生于巴黎。安妮·奎佛莱克是钢琴大师布伦德尔的学生。1964年,她参加了巴黎室内乐钢琴比赛,获得一等奖。1968年她赢得了在慕尼黑的钢琴比赛的冠军。安妮·奎佛莱克被视为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钢琴家之一,承继维也纳钢琴三杰衣钵。她不仅是著名的钢琴家,也是众所周知的室内独奏音乐艺术家。她曾获得法国胜利音乐大奖年度艺术家奖,是英国、荷兰、奥地利以及法国的各大音乐节的常客,全世界各大著名音乐厅都十分欢迎这位出色的钢琴家。 《a小调回旋曲》K511,作于1787年。行板,主题为半音阶性质,中间转为C大调。第一插句为不断奏十六分音符细碎音型,中间部转为A大调后出现第二插句,主题第三次再以a小调出现,最后在经经过部平静地结束。A-B-A-C-A的结构式。 《为迪波尔的小步舞曲主题而作的9首变奏曲》K573,D大调,是莫扎特1789年在德国北方旅行时创作的。 《c小调幻想曲》K475,作于1785年。此曲与《第十四钢琴奏鸣曲》K457一起出版,呈献给特拉特耐隆夫人,是三首幻想曲最出名、最优秀的一首。这首幻想曲,柔板-快板-小行板-更快的快板-柔板。主题由前后两个动机组成,转成优美的旋律后加以反复。转为快板,在快速音群后有华彩,转为降B大调小行板,然后更快的快板有暴风雨般的快速音群,再转回慢板,有力地结束。 《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K457,作于1784年。 《d小调幻想曲》K397/385g,大约作于1782年,4/4拍,行板。从结构、和弦、织体上预示着浪漫主义的到来,此曲由于它的半音阶、不协和和弦的采用,以及它不可捉摸的和声转调及其解决来刻画出情感的撞击,在当时引起人们的广泛注目。曲风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在音乐上表现出两种情绪:即悲伤、忧郁和乐观、明朗的情绪,音乐对比强烈。
51
7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索弗罗尼茨基》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索弗罗尼茨基》
这张专辑收录了弗拉基米尔·索弗罗尼茨基的演奏录音,包括肖邦、斯克里亚宾的钢琴独奏作品。 索弗罗尼茨基的风格非常适合演奏肖邦,圆润的音色、自由无束的节奏感与弹性分句让他的诠释更具说服力。他处理肖邦的音乐相当自由,音乐中兼含有阳刚的气魄及诗情,升C小调波兰舞曲的录音正是最好的例证。肖邦三首圆舞曲也可以证明索弗罗尼茨基音乐中的内省要素,而马祖卡舞曲录音或可称为索弗罗尼茨基演奏肖邦音乐的最高成就:节奏灵活而富有马祖卡舞曲所该有的弹性。肖邦的音乐语言对他来说几乎像是浑然天成般的自然。总而言之,索弗罗尼茨基弹奏的肖邦带有个人特色,旋律如同在说话一般。 索弗罗尼茨基是诠释斯克里亚宾钢琴作品最杰出的钢琴家,他能够完全掌握住斯克里亚宾音乐里的独特性。有些爱乐者则承认自己对斯克里亚宾的作品毫无感觉,直到听过索弗罗尼茨基的诠释后才豁然开朗。虽然过去有人形容索弗罗尼茨基的演出完全出自自发的即兴,但是他的音乐概念仍然十分清晰而且有逻辑性,索弗罗尼茨基相当注意乐曲细节,因此音乐听来格外引人注意。在他的《第三钢琴奏鸣曲》录音里,只需要聆听慢板乐章就能明白以上的描述:自由的节奏、美丽的音色、优美的旋律线条与内在声部,造就出一个催眠般的情感意境。在第二乐章的中间乐段,索弗罗尼茨基弹出他人难以仿效的宏亮声响,三拍子在双手间不规则地柔和律动着。形容索弗罗尼茨基如何演奏斯克里亚宾实在有太多形容词了:“自由”、“即兴”、“梦一般的朦胧”、“幻想”都是一般最常见的形容词,而这些语句非常适于形容他所弹奏的《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在这套专辑收录的录音里,《第二钢琴奏鸣曲》有最即兴的演出,无论是在逻辑或预期效果上,索弗罗尼茨基的演出都与乐曲的标题“奏鸣曲-幻想曲”十分贴切。
70
3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