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002引言 逆光中的笤帚疙瘩

00:00
16:14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中信出版社
关注
中国历史的教训
35
习骅,现在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工作,法学博士。曾先后师从南京大学林仁栋教授、北京大学黄宗良教授,研究廉政立法和苏共问题。
宇宙的孩子
3
人生没有一个轻松的开始,经历过多少破碎,就需要多少勇气去寻找完整的自己。 一个在恶劣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一个问题少年、一个实力强劲的田径运动员、一个斯坦福的高材生、一个音乐记者、一个成功的摇滚音乐家……他来自低谷,经历旁人无法想象的苦难,在艰难的童年和复杂的亲情中,一次次地超越自我、理解他人,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过去和解,成为一个更好的儿子、兄弟和父亲。 他将过往遭受过的痛苦视作盔甲上的裂缝,透过它们看到美丽的世界,指引他在余生的第一天重新找到生命的方向。 这是2020年美国黑马作家迈克尔·乔莱特的成长故事,他以真诚细腻的笔触讲述一段发人深省的自我救赎之路。
看不见的孩子
1
"《看不见的孩子》是《纽约时报》调查记者、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德里亚·埃利奥特历时八年追踪记录,援引和参考14 325份各类文件写就的非虚构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达萨尼的少女八年曲折的成长经历。在这部具有宏大历史感的作品中,埃利奥特将达萨尼的童年故事与她家族的历史交织在一起,追溯他们从奴隶制到向北迁徙的经历,以及这个家族在纽约的困境与挣扎。达萨尼成长的年代是纽约无家可归危机爆发,贫富差距加剧的年代。在没有稳定生存环境的情况下,她必须引导自己的弟弟妹妹面对一个充满饥饿、暴力、种族主义、毒品泛滥的世界。在带领七个弟弟妹妹从一个收容所流浪到另一个收容所的同时,达萨尼也在寻找跳脱这种宿命的途径。当她最终逃离这种困境,进入一所寄宿学校时,她面临着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如果脱离贫困意味着抛弃你的家庭和你自己,你该怎么做? 《看不见的孩子》以细腻的文笔展现了一名在困境中挣扎的少女,一个贫困代代相传的家族,以及一座赤贫与巨富可能一街相隔的城市。但达萨尼和她的家人只是一个缩影,他们面临的贫困、歧视、阶层固化和原生家庭问题是美国历史和社会结构的产物,这部“具有狄更斯作品般深度”(普利策奖获得者阿亚德·阿赫塔尔语),“足以比肩奥威尔”(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语)的作品的每一页都在审视这些问题,并拷问纽约这座城市甚至整个美国的良知。 本书获2022年度普利策非虚构图书奖、2022年度安东尼·卢卡斯图书奖等5项图书奖,另获4项其他图书奖提名,并入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21年度书单、《纽约时报》2021年度十佳图书、《时代》周刊2021年度十佳非虚构图书、《大西洋月刊》2021年度十佳非虚构图书、美国亚马逊2021年度最佳非虚构图书等10项美国著名媒体和平台的年度图书书单。"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认知破局:优化努力的34条思维原则
认知破局:优化努力的34条思维原则
毕业多年,为何昔日同窗平步青云,我还在做着一份平凡的工作? 我和那些名校牛人到底差在哪里? 别人眼中的我和我眼中的自己为什么会有认知的不同? 明明做了很多事,为什么上司却认为我不够努力,哪里出了问题? 每天疲于奔命,总感觉事情多到做不完,收入却很少。为什么其他人就可以悠闲地享受财务自由的生活? 高速变革的时代,遵从固有思维已力不从心,如何从格局和细节上跟上这个时代的节奏? 如何利用“人设”为自己增值?怎样建立个人品牌? 以上问题中,总有几个是困扰着还在学校的学生或很多身在职场中的读者。我们都会迷茫和焦虑,只不过有人完成了逆转。这本书主要针对大学以及毕业工作若干年内,对现有工作有困惑、有不满,想要改变,又不知从何下手的读者。 从个人品牌营销与人际关系管理、思维与逻辑能力的进阶、职场沟通与汇报能力的提升、时间和选择的管理四个维度着手,以全球化高纬度视角,结合谈判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学原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提出职场沟通思路技巧、职场困境的破局方法,以及自我精进与人际关系管理方案,为读者系统梳理认知盲点,避免职场“掉坑”。让努力立竿见影,让改变卓有成效,突破思维牢笼,摆脱认知枷锁,找到努力方向,破除人生困局。
---1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