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I音乐的七大终极问答(上篇)

00:00
10:00
主播信息
音顽童

音顽童

一个小百姓的所见所想
关注
AI音乐行业“定义手册”
43
要想理解一个行业,定义和案例必不可少。 案例或许我也算一个,定义现阶段还在形成中…… 近日,我特意花了些功夫,将官方文件和个人总结的AI音乐行业用户须知的定义整理如下。 排序兼顾提出时间和重要程度。
揭密:AI音乐终极问答
26
你心里对于AI音乐是不是总有一些疑问或困惑? 是否曾犹豫自己要不要尝试下AI音乐这条赛道? 最近,我以问答形式整理了大家对于AI音乐比较关注的一些点,可能涵盖了你能想到的几乎所有问题,竖起耳朵来听一下,说不定能帮你打开新世界!
走向美好:AI扑克单曲《Go to Good》
11
《Go to Good》|给“自驾游三哥”孟加拉系列视频一首AI口水歌 歌词灵感来源于该系列视频中三哥、扎黑、努迪等主人公的口头禅,进行了简单的罗列总结。音乐部分由Suno生成,平均成品率约为106:1。 注:扑克单曲为“万物有歌”AI音乐工程共建作品(自媒体系列之群像篇);已加入“1/8”弹性公益(类别“1/8”,期限三年)。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关于AI音乐的七大终极问答(上篇)

展开
大家都在听
马舒尔《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马舒尔《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这张专辑是马舒尔指挥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舒尔的指挥十分严谨,似乎极少受到20世纪“酒神化”的音乐诠释的影响。在他的手下,贝多芬听来庄严质朴,最小的分节奏都精准得一丝不苟。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形似“太初浑沌”的开头,在马舒尔的指挥下紧张而清晰,有着明确的形态。而在乐队音响方面,马舒尔浑厚、洗练的德国味更仿佛让人直接想象出门德尔松当年的风姿。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作品125,作于1819至1824年间。因为此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这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该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50
4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