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一样 (中国人民解放军2018’征兵宣传片主题曲) - 张译

00:00
03:55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泛娱时代

泛娱时代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泛娱时代
关注
风雨无阻向前进
1522
“灯火不息,长风破浪,风雨无阻向前进!” 艰苦卓绝的抗疫战斗进入决战决胜的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旌旗在望,首都文艺工作者再度集结,强力发声,致敬战疫英雄,汇聚必胜力量!原创人民战疫之歌《风雨无阻向前进》
党旗飘扬的方向
2938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人民。在每个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危难来临的关键时刻,总有一个声音响彻大地,激越长空:“我先上!” “跟我来!” “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共产党员再一次站排头、当先锋。
忘·记(电影《东游》宣传曲)
1306
东方神话电影《东游》上线,张远李沁瑶演绎人鱼之恋 影片取材自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与东海龙女的神话传说,讲述了韩湘子在修炼得道的过程中,与龙女一道历经磨难,斩妖除魔,一路向东的奇幻故事。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指挥家《卡尔·伯姆》
20世纪伟大指挥家《卡尔·伯姆》
这张专辑是奥地利指挥家卡尔·伯姆的录音精选辑。参与演奏的乐团:爱乐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乐团。 卡尔·伯姆(Karl Bohm,1894年8月24日-1981年8月14日)奥地利指挥家,二十世纪著名的指挥大师。卡尔·伯姆指挥音乐作品,给人以纯正、端庄、沉稳、深厚的感受,而不会给人们带来不安和浮躁的情绪。伯姆的音乐手法是简洁、清爽、有力,排斥了浪漫主义的过度伤感,也不沉溺于放纵的技巧表现,实现了平衡巧妙、音响柔和、节奏稳固的音乐效果。 在音乐内在意义的表现方面,伯姆的方法是不过份地注入感情,不牵强地借助理念和逻辑来表达作品,而是从作品固有的形式中去把握其内在的美;例如在指挥瓦格纳歌剧时,伯姆也不是突出、夸张瓦格纳的激情和虚华的浪漫情感,而是化泛滥为收敛,将纯粹的内在音乐精神凝聚起来,表现出紧张、庄重的美。 卡尔·伯姆是一位对艺术极其认真严肃的指挥家,亦是一位典型的继承维也纳传统的指挥家,他的指挥风格是严谨、端庄、自然、质朴和深邃。伯姆诠释作品时,总是抱着一种客观笃实的态度来研究作品的内容,并力争用一种明确朴素的手法来引导乐队表现出作曲家的意图,从这一点看来,他是一位富于理性的指挥家,而正是这种有着极强控制力的理性,才使他将古朴的维也纳风格保持得那样正统、完好和自然;伯姆的指挥有着异常高雅的意境和气质,人们可以从他指挥演奏的乐曲中感受到一种丰富的艺术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性,总是力求作到朴实、稳重和深厚。 伯姆在20世纪指挥艺术史上,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德奥歌剧和交响乐指挥权威;在歌剧方面,他对莫扎特、贝多芬和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有着权威的演释,而这其中又尤以莫扎特和理查·施特劳斯最为突出——对于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来说,他的演释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这位大作曲家兼大指挥家,不但是伯姆在艺术上的一位恩师,同时也是他的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 伯姆作为交响乐指挥家也有着极为光彩的业绩,他对于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大量交响音乐作品,都有着很有特色的演释。伯姆虽然一生中指挥了大量的作品,然而他却不是一个指挥曲目丰富的指挥家,这种情况是与他本人的个性、气质和精神素质有着很大关系的;他一生基本只指挥德奥作品,对于其它国家的作曲家他几乎是从不过问的,在富于理性的德奥作品中,伯姆却真正找到了适合他个性发展的途径。
1.2万11
斯托科夫斯基《魔法师》
斯托科夫斯基《魔法师》
这张专辑收录了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指挥几个著名交响乐团的演奏录音。曲目包括巴赫、贝多芬、李斯特、瓦格纳、斯美塔纳、勃拉姆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拉赫玛尼诺夫、埃奈斯库、维拉-罗伯斯、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涵盖巴洛克、古典、浪漫、现代的风格。 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1882-1977)美国波兰裔指挥家、古典音乐改编家。他的指挥富于激情,以音响丰满、色彩鲜艳而引人入胜,被誉为“音响魔法师”。斯托科夫斯基对新鲜事物很敏感,并且酷爱音响学,他经常和一些音响专家在贝尔实验室进行音响试验,斯托科夫斯基也是第一个从事电影工作的指挥家,他和美国动画片大王迪斯尼合作的动画片《幻想曲》,首次运用卡通和真人相结合的手法,并配以宏大的管弦乐演奏获得了意外的效果,在这部影片中,斯托科夫斯基充分发挥了他的管弦乐天才,改编了许多古典音乐名作,并配以迪斯尼奇幻莫测的精美画面,构成了一幅幅迷人的多彩图景,当时使用的是18个不同声道录音,这实际上就是早期立体声的先驱,但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39年就运用这些手法。 斯托科夫斯基在指挥艺术方面是不拘一格的,他在年轻时,在一次指挥音乐会演出时,因动作猛烈不慎折断了指挥棒,从此以后,他就干脆徒手指挥。斯托科夫斯基在指挥艺术发展史上有着卓绝的贡献。他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热心于各种革新与试验,热衷于介绍新作品,培养新生力量,他塑造了独一无二的管弦乐音色,他具有极富想象力的作品诠释能力。他不是死守原谱派,他认为音乐必须透过指挥家和演奏家的心灵作用才能显现出它的内在美感,换句话说,指挥家是无法客观地置身于音乐之外的。为了体会各种乐器的特性和难度,斯托科夫斯基还利用每年假期的时间专程前往巴黎去学一样新乐器。斯托科夫斯基艺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那独一无二的音色,坚实、浑厚、富有光泽以及独树一帜的句法。 斯托科夫斯基永远在追求最好的声响,不断地冒险创新,对于他而言,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必须恪守的规则。“声响”不仅仅意味着听觉效果,更意味着将音乐的各个层面展示出来。乐章的存在,并不是由写在纸上的音符所决定,而只能由音乐家所作出的再创作甚至全新创作的演出所决定。这就是斯托科夫斯基对于指挥的见解,他拒绝做乐谱中规中矩的仆人。
3412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