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德《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及幻想曲全集》
8.6万

古尔德《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及幻想曲全集》

这套合辑是钢琴家古尔德1967年-1974年录制的,收录了莫扎特的全部钢琴奏鸣曲及幻想曲。古尔德演绎的莫扎特有着巴洛克复调音乐一般经络分明的感觉。他的演奏具有独特的清晰感,左手的伴奏声部交待得异常清楚,并赋予独立的旋律性。右手的旋律线拉得非常长,虽然每个音都是用“半连奏”方式模仿古钢琴的音色,但整个乐句连绵不绝,没有一点断开的感觉。在整个西方音乐史中,也许只有莫扎特和古尔德一样,是在大圆外画着自己的圆,他们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在他们的音乐中都找不到一点对世俗的表达。但他们还有——点近乎完全相反的东西:莫扎特就像是一层永远剥不开的球,它虽能使你觉得里面晶莹剔透,却总与你有—段永远不变的距离,而你似乎也有一些不情愿把它的壳给剥开。而古尔德则能在瞬间使你完全沉浸于他的世界中。
节目(56)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罗斯特洛波维奇《舒伯特、舒曼、德彪西》
30
这张专辑是罗斯特洛波维奇与布里顿合作,演奏舒伯特《阿佩乔尼奏鸣曲》、舒曼《五首民谣》、德彪西《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 这是最具经典色彩、最超值的唱片之一。专辑中的舒伯特《阿佩乔尼奏鸣曲》被誉为此曲的最佳版本。舒伯特这首独特作品原是为六根弦的阿佩乔尼琴所作,罗斯特洛波维奇改以四根弦的大提琴演奏,技巧却丝毫不见滞涩,功力深厚。布里顿虽以作曲家名世,但其钢琴演奏同样出色,体现了互为衬托的效果。此外,这张唱片还收录了舒曼《五首民谣》Op.102、德彪西《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两位大师的配合天衣无缝、相得益彰。
旺德《布鲁克纳·第八、第九交响曲》
120
这张专辑是旺德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八、第九交响曲》,1979年5月28日-6月2日、1978年6月10日在德国科隆的录音。其中《第八交响曲》采用第二版,1890年创作;《第九交响曲》采用初版。 旺德指挥的《第八交响曲》录音版本广受好评,他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这个版本被认为是其巅峰之作,获得了留声机大奖,评价极高,被认为是“当今最伟大的布鲁克纳演绎之一”。旺德指挥的《第九交响曲》录音版本同样备受赞誉。他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版本被认为是“最接近原始创作版本”的演绎之一。 旺德的指挥展现了他对布鲁克纳音乐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他注重保持作品原有的韵味,同时通过精准的律动性构建和情感表达,将布鲁克纳音乐的厚重感与精神内涵完美呈现。他的这个录音版本不仅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还成为了布鲁克纳爱好者心中的经典之作。
旺德《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111
这张专辑是旺德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1980年1月18日在德国科隆的录音。这是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的初版,是布鲁克纳1881-1883年间创作的。 旺德的指挥风格以端庄稳重、不哗众取宠著称,他注重音乐的内在逻辑和结构,追求一种深沉而有力的情感表达。在《第七交响曲》中,旺德通过紧凑的乐句行进,将作品凝聚出一种超越宗教热情的人类命运斗争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音乐的结构上,也反映在对复杂对位法的精准分析和处理上。在第一乐章结尾处复杂的对位法中,旺德的分析井井有条,使得音乐显得更加清晰和有力。 旺德对布鲁克纳作品的演绎特别注重音乐的情感深度和形式上的完整性。他强调音乐的内在张力和外在力量的结合,使得《第七交响曲》不仅具有宏伟的气势,还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层次。第四乐章尤其展现了旺德驾驭自如的能力,他以一气呵成之势带领乐团完成这一充满戏剧性的终章。 旺德的这个录音版本被广泛认为是经典之作,他的演绎得到了高度评价。这张专辑不仅展现了旺德对布鲁克纳音乐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乐团的严格要求和精准控制。他的指挥风格既保留了布鲁克纳音乐的传统韵味,又赋予其现代感,使其成为布鲁克纳爱好者心中的典范。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巴伦博伊姆《钢琴独奏录音辑》
巴伦博伊姆《钢琴独奏录音辑》
这套合辑是为庆祝钢琴大师巴伦博伊姆75岁生日而发行的。毫无疑问地,巴伦博伊姆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最有音乐天赋、资质最高、底蕴最深的音乐巨人之一。1942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家族是来自俄裔犹太移民,到巴伦博伊姆是第三代,因时代因素阿根廷当时是全世界犹太移民第三多的国家。巴伦博伊姆5岁随父亲习琴,7岁就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初次登台演出,音乐神童声名远播。1954年才12岁便获邀前往欧洲,在维也纳、萨尔兹堡等地举办独奏会,更差点在晚年的富特文格勒指挥之下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 1960、70年代青年才俊的巴伦博伊姆是当红的炸子鸡,与杰奎琳·杜普蕾的情史更是羡煞众人。琴艺了得的的他逐渐将触角伸到指挥界,在世界各大音乐重镇密集曝光。70年代中期,巴伦博伊姆开始指挥世界重要乐团,1975年巴伦博伊姆接下索尔蒂之棒成为巴黎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开启乐团编制内的长任指挥工作,1991年再度接下索尔蒂的位置继任芝加哥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2年担任柏林国立歌剧院艺术总监至今,也曾两度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更经常被邀请前往拜鲁特指挥瓦格纳音乐季,目前巴伦博伊姆也是史卡拉歌剧院音乐总监。 即便巴伦博伊姆在指挥台上的成就无数,他始终未曾忘情钢琴演奏事业,直到目前仍经常演出钢琴独奏会或协奏曲,是当今乐界少数真正能同时得意于指挥台与钢琴独奏事业的音乐家。
4.5万434
悼念耶胡迪·梅纽因
悼念耶胡迪·梅纽因
这张专辑收录的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是梅纽因现今仅存的演奏录音,梅纽因与钢琴大师肯普夫在1970年合作的几部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录音也非常珍贵。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1999),美国小提琴家,犹太人。提到梅纽因这个名字,即使不熟悉古典音乐的人也会有耳闻。在他长达七十年的演奏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录音和回忆。 任何一位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其演奏技艺与风格都会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在这一点上,梅纽因本人也毫不例外。总的来看,梅纽因仍然属于世纪交替间,演奏观念和风格逐渐变迁时期的演奏大师。从他的早期演奏上来看,其风格明显受到克莱斯勒和埃奈斯库的影响,尤其是埃奈斯库,作为梅纽因的老师,他将自己赋予音乐以丰富表情和甜美意境的特点,尽数传给了这位非常善于学习别人特点的学生。此外,梅纽因在一段时期内也十分推崇海菲茨的演奏,当时,梅纽因为了能向海菲茨那样精确而科学地掌握技术,曾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导致了他在一个时期的演奏中同样揉进了华丽和令人惊叹的炫技效果。然而,梅纽因最终并没有成为炫技型的演奏家,而是在汇集了百家之长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深邃的逻辑性和细腻的音乐性为特点的演奏风格。
2.5万15
迪图瓦《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迪图瓦《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这张专辑是迪图瓦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演奏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这是一套一音不漏、绝对完整的《天鹅湖》录音全集。指挥大师迪图瓦天才般演绎了一个既炫目华丽、有温情浪漫的著名童话,将柴科夫斯基音乐的鲜明性格——丰富的创造性和深刻的交响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部作品的演奏浑然天成,绝无一段一顿的章回色彩。 四幕芭蕾舞剧《天鹅湖》作品20,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罗斯中世纪的民间童话,由佩季帕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天鹅湖》至今仍是舞蹈家们所遵循的楷模,同时也是一部现实主义舞剧的典范。其剧情大致是: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倾诉自己的不幸,告诉他: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在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化成武士,以外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雅欺骗了王子。王子发觉受骗,激动地奔向湖岸,在奥杰塔和群天鹅的帮助和鼓舞下,战胜了魔法师。天鹅们都恢复了人形,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一起。 《天鹅湖》的音乐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并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柴科夫斯基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佳作。
11.3万52
维瓦尔第柔板
维瓦尔第柔板
这张专辑收录了维瓦尔第最优美的慢板乐章,让人们得以在平日欣赏维瓦尔第的热情之余,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品味一下红发神父的柔情。在与维瓦尔第的音乐的日常接触中,人们得到的印象大抵都是:热情、充满活力,诸如此类的形容字句。这种感觉就好似亨德尔被联系到宏伟,巴赫被联系到庄严,库普兰和拉莫被联系到典雅一般,只不过是各自音乐的风格长期以来带给听众的固有印象罢了。 维瓦尔第会被如此理解,虽然有其风格因素在起作用,却也和他的作品多为协奏曲有一定关系。虽然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曲式依然未被确定下来,乐章的数量和曲式组合方式可谓多种多样,但是维瓦尔第使用的是后来广为使用的三乐章模式。长此以往,快板的创作数量就要比慢板多,加上维瓦尔第独有的热情被注入快板之中,难免让快板更加夺目。 这并不是说维瓦尔第的慢版相对于快板更为逊色。在聆听维瓦尔第的过程中,想必有不少人会感觉维瓦尔第的慢板也具有同样无与伦比的旋律和丰富细腻的情感。但是维瓦尔第的快板确实在多数时间成为了协奏曲中的亮点,以至于慢板有种成为配角之感。 在这张专辑中,维瓦尔第的慢板终于迎来了当主角的机会。在这些慢板中,拥有可与巴赫的那些忧伤的旋律篇章相匹敌的才能和情感。不妨试试第七首,两支双簧管协奏曲的慢板,那种感觉想必你已在巴赫的羽管键琴协奏曲中领略过。好歹巴赫的协奏曲启蒙,有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在维瓦尔第头上。 整张专辑听下来,不似平常听维瓦尔第那样,在慢板的过渡中默数着下一个快板要出现的时间,在优美的宁静中等待其被打破。这首慢板之后,下一首依然是慢板。不妨用浪漫主义古典的态度去倾听这张让身心休憩的专辑,红发神父的平静和忧郁,都在这张专辑中得以体现。 这是一张醉人的唱片,由许多著名古乐团和传统乐团搭配古乐演奏家,捕捉了这些体现十八世纪初威尼斯繁华风情的优雅乐音。
6.0万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