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伊斯特拉赫《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
253

奥伊斯特拉赫《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与儿子伊戈尔·奥伊斯特拉赫合作,演奏巴赫《小提琴、双小提琴协奏曲》,由鲁道夫·巴塞尔指挥莫斯科室内乐团担任协奏。 奥伊斯特拉赫父子的演奏,对作品吃的很透,演奏极为“捻熟”。独奏与合奏更默契,声音分布很均衡,推进如行云流水,从头至尾毫无粘滞之处,你感觉不到在很多版本里都有的、第二小提琴明显弱的地方,除了两把琴音色不同与位置感外,演奏则是相互推动与相互“叫劲”,呈显出一股特别的优雅、方正与灵巧。 巴赫现存的三部小提琴协奏曲(BWV1041-1043)的创作年代定位于科藤时期的1720年前后,但根据20世纪末以来的最新音乐学研究,学者们开始怀疑这些作品应该属于后来的莱比锡时期(1723-1750),或者折衷的情况是这些作品最初创作于科藤,在莱比锡期间巴赫又对它们进行了重新修订。对此,直接的证据在于这些作品最原始的乐谱只能回溯到1730年左右,而巴赫在1729年3月恰好接管了莱比锡的大学音乐社(collegium musicum),又增加了给大学社每周的例行音乐会安排乐曲的任务,为此他修订和新创作了大量作品并专门为演出准备了分谱,其中包括这三首小提琴协奏曲。另一方面,从创作风格上来看,在这几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崇高深刻的艺术取向以及炉火纯青的复调技巧显然有别于科藤时期所惯常的那种热热闹闹无伤大雅的宫廷社交氛围(如《勃兰登堡协奏曲》等),这尤其体现在《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BWV1041)和《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BWV1043)中。
节目(9)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斯特恩、伊斯托敏《门德尔松·钢琴三重奏》
--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斯特恩、大提琴家罗斯、钢琴家伊斯托敏组成的钢琴三重奏团,演奏门德尔松的两部《钢琴三重奏》。 《d小调第一钢琴三重奏》作品49,完成于1839年,是门德尔松创作巅峰时期的杰作。此曲拥有令人倾心的优美旋律,以及高雅而深刻的意境。钢琴的华丽、小提琴的优雅及大提琴的感伤三者达到了室内乐均衡的要求。舒曼曾称赞其为“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钢琴三重奏”。 《c小调第二钢琴三重奏》作品66,作于1845年,呈献给小提琴家兼指挥家斯博。与《第一三重奏》相比,此曲更具强烈的激情、深邃的思维与创新的技法,其如歌般的旋律悠长而鲜明,在古典结构的和谐均衡之中显露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马泽尔《西贝柳斯·交响曲、卡雷利亚组曲》
18
这张专辑是马泽尔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西贝柳斯《第一交响曲》、《卡雷利亚组曲》。早熟的、大胆的马泽尔把西贝柳斯的个性彻底的、而且是令人信服地表现了出来,展现出西贝柳斯《第一交响乐》天才的创造性。 这个录音由传奇制作人John Culshaw和录音师Gordon Parry在维也纳Sofiensaal录音厅录制,维也纳爱乐乐团弦乐的音色,既真实又极具美感,音乐自由而顺滑的,无论是光辉的声部还是阴郁的乐章“进入”与“切换”都显得非常地流畅,就像太阳穿过云彩和时间一般的毫无阻滞。整个乐团仿佛在你面前,可以轻松领略整个乐团所呈现的宽广音域,一个声场浩荡的如在眼前的有肌理效果的乐团,独奏乐器呈现出室内光的色泽。钟声与皮锤所带来的斑斓的音效在后方有效的烘托出整个乐队,他们的金属色调非常丰富但又没有尖锐的刺激感,他们舒适悦耳的上升着。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的拨弦进入弹性演奏,每个拨弦都能获得有“深度”的共振感以及与腔体最贴切的木质色调。不可思议的是长号、大号,铜管的表现,充满活力的金黄的“铜”色调,明亮灿烂而不刺激。这些听感都显示出这版录音的优异和完美音质。 《e小调第一交响曲》作品39,作于1899年。此曲是西贝柳斯早期音乐风格的代表,既受到了柴科夫斯基等大师浪漫曲风的影响,又洋溢着深刻的芬兰民族精神,具有史诗般的气氛;作品采用传统的四乐章结构,其中既有紧张的戏剧冲突,也有抒情的自然景色,全曲结束在胜利的音调中,弥漫着青春的活力。 《卡雷利亚组曲》作品11,是西贝柳斯应卡雷利亚中心都市威波利学生协会的委托,为纪念卡雷利亚从13至19世纪的辉煌历史所作的爱国舞台剧配乐。该配乐由序曲与八首乐曲组成,后西贝柳斯又从这八首乐曲中,选出了自己最中意的三首组成现在这套组曲。
梅纽因《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浪漫曲》
65
这张专辑收录了小提琴家梅纽因演奏的三部贝多芬作品:1、与富特文格勒指挥的卢塞恩音乐节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1947年8月28-29日在瑞士卢塞恩的昆斯大厅的演奏录音;2、与富特文格勒指挥的爱乐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的两首《浪漫曲》,1953年4月9日在伦敦金士威厅的演奏录音。 梅纽因与富特文格勒合作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共有三个录音。这一个录音不太多见,但还可以买到。梅纽因的演奏气势宽广、进展自如(特别是在Larghetto)。其中也有激情,但显得十分端庄,有深刻表现力。专辑末尾附带的两首《浪漫曲》,梅纽因和富特文格勒两人配合非常默契,这是富特文格勒发行记录中唯一的录音。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布赫宾德《巴赫、贝多芬、舒曼作品》
布赫宾德《巴赫、贝多芬、舒曼作品》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布赫宾德演奏巴赫《第三英国组曲》、贝多芬《第23钢琴奏鸣曲》、舒曼《交响练习曲》。这是布赫宾德2004年7月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的现场演奏录音。布赫宾德的演奏以《热情奏鸣曲》为中心,并加入巴赫《英国组曲》和舒曼的作品,表现出同样高度的技巧和思想。 巴赫《g小调第三英国组曲》BWV 808,约作于1720-1722年,由六首舞曲组成:前奏曲、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加沃特、基格。每段都优美如歌,其中加沃特舞曲被引用得最多,可以说是史上最动人的舞曲。这部组曲的所有乐思都跟G的小三和弦有关,它的原位是前奏曲的最初几个音符;它的倒影是阿勒曼德的最初几个音;它的转位形式是库朗特等舞曲的旋律骨干;加伏特是这母题的逆行后再倒影;基格把前奏曲的轮廓线音阶化;萨拉班德的骨干音则是它的移位。 贝多芬《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作品57,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中期创作的杰作之一。由于此曲前后两个乐章有如暴风雨般万钧之势,充满激情的斗志和英雄的气概,出版商给与了《热情奏鸣曲》的别名,流传至今。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莱茵河流域反封建运动对贝多芬的思想极有影响,自由、平等、博爱成为了他追求的理想目标。《热情奏鸣曲》在反映这一社会现实,表现社会矛盾冲突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结构扩展、语汇创新和布局丰富诸方面也极大地推动了钢琴奏鸣曲体裁的发展。《热情奏鸣曲》不仅是贝多芬最有代表性的杰作,也是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最高峰的经典。 舒曼《交响练习曲》作品13,作于1834年。此曲是舒曼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场面宏伟、气势磅礴,显露了他不凡的才华。这是他婚前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次实验性极强的创作。此曲音乐元素丰富、旋律悦耳、技术难度高,可说是代表了当时钢琴技巧的最高水平,也是以后许多钢琴家爱不释手的珍品。
84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