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三重奏《西班牙印象》
6.2万

吉他三重奏《西班牙印象》

这张专辑选择的都是吉他名曲,优美的旋律伴着潺潺流水般的分解和弦,勾勒出美丽的田园色彩。北京爱乐吉他室内乐团由三位优秀的吉他演奏家王震、李汇哲、郭玉成组建。演奏曲目涵盖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及近现代时期的作品。?北京爱乐吉他室内乐团以其优美典雅的独特魅力征服了成千上万的乐迷,他们珠联璧合娴熟的技巧和极高的音乐素养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节目(19)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旺德《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27
这张专辑是旺德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1980年1月18日在德国科隆的录音。这是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的初版,是布鲁克纳1881-1883年间创作的。 旺德的指挥风格以端庄稳重、不哗众取宠著称,他注重音乐的内在逻辑和结构,追求一种深沉而有力的情感表达。在《第七交响曲》中,旺德通过紧凑的乐句行进,将作品凝聚出一种超越宗教热情的人类命运斗争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音乐的结构上,也反映在对复杂对位法的精准分析和处理上。在第一乐章结尾处复杂的对位法中,旺德的分析井井有条,使得音乐显得更加清晰和有力。 旺德对布鲁克纳作品的演绎特别注重音乐的情感深度和形式上的完整性。他强调音乐的内在张力和外在力量的结合,使得《第七交响曲》不仅具有宏伟的气势,还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层次。第四乐章尤其展现了旺德驾驭自如的能力,他以一气呵成之势带领乐团完成这一充满戏剧性的终章。 旺德的这个录音版本被广泛认为是经典之作,他的演绎得到了高度评价。这张专辑不仅展现了旺德对布鲁克纳音乐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乐团的严格要求和精准控制。他的指挥风格既保留了布鲁克纳音乐的传统韵味,又赋予其现代感,使其成为布鲁克纳爱好者心中的典范。
旺德《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
---
这张专辑是旺德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六交响曲》,1976年8月16-25日在德国科隆的录音。这是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的初版,是布鲁克纳1879-1881年间创作的。 旺德的演绎注重细节,强调音乐的内在逻辑和情感表达。在演奏过程中,他特别注重旋律线条的清晰度和乐器之间的平衡,使得整部交响曲既具有戏剧张力,又不失和谐美感。旺德对布鲁克纳音乐中特有的“布鲁克纳节奏”进行了精准把握,这种节奏在乐曲中贯穿始终,为旋律提供了稳定的脉动背景。 尽管这部作品在历史上并未获得广泛的认可,甚至在布鲁克纳去世后两年才首次完整演出,但旺德的演绎无疑为这部作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的指挥风格既尊重原作的复杂性,又赋予其现代解读的可能性,使得这部交响曲在当代音乐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旺德《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
---
这张专辑是旺德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五交响曲》,1974年7月7日在德国科隆的录音。这是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的初版,是布鲁克纳1875-1878年间创作的。 旺德的演绎,展现了他对作品深刻的理解和精湛的技艺。他特别注重音乐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使得演奏既具有力度又不失细腻。在第一乐章中,他通过精准的节奏控制和丰富的音色变化,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庄严而深邃的氛围。第二乐章则以柔板的形式展开,弦乐与木管交织出如歌般的旋律,旺德通过细腻的处理让这一段充满情感张力。第三乐章的谐谑曲部分则展现了作品的活力与戏剧性,旺德通过强烈的对比和鲜明的节奏变化,使这一乐章既欢快又不失紧张感。末乐章的赋格形式终曲则以宏大的规模和复杂的复调结构结束全曲,旺德通过精确的指挥和乐团的高度配合,将布鲁克纳对宗教和理想的崇高追求完美呈现。 旺德的这个录音版本因其录音质量高、演奏水准卓越而广受好评。尽管有评论指出录音中某些细节处理不够完美,但整体而言,这一版本被认为是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的经典演绎之一。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绝对的声音2018
绝对的声音2018
空气中飘扬着漫妙的音乐,穿着丝绸睡衣的少女,脸庞宛如珍珠般的闪亮,蹲坐在一旁的伴读女孩,用甜美的声音朗读着优美诗句。无数人在叶慈的诗句中追逐着美丽青春与浪漫,光阴之神彷彿听见小夜曲的依恋,悄悄走进画中角落安静地微笑着,和叶慈的诗句一起让时间慢慢停驻下来。 这张专辑用最美的音乐,陪你度过这静谧的美好时光。由刚庆祝八十大寿的挪威国宝级小提琴大师亚弗·泰勒弗森演奏悠扬唯美的《小夜曲》拉开序幕。接着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天使女伶”第一代成员的梅雅,演唱凄美的《你让我想起》;瑞典知名歌手班尼·博格怀念爱妻的《早安,我的爱》温暖感人;音响迷最爱的英格·玛丽演唱阿巴合唱团的经典《当尘埃落定》;多才多艺的安珀·璐芭演唱自弹自唱的创作《再见你最后一眼》,望向情人的最后一眼,显得深情无比;以“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为背景的《乐队演奏着“甜心玛丽”》绝望中带着无比的怀念与爱慕。 挪威男歌手伏·福罗塔与女儿共同演唱汤尼·冯·查德充满浓浓的乡村风情的《明天就要来临》;发烧天后芭菠·杨格演唱史汀的歌曲,光是用想的就觉得有趣,你怎么能错过这首《英国人在纽约》?;创作歌手尼可拉斯·伦丁邀请具有绝美声线的女歌手克莉丝汀·安帕洛共同演绎《改变》,控诉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世界级的口琴大师西格蒙·葛洛文吹奏着银色口琴,悠扬的音色与交响乐团交织出一曲《米勒男孩漫步曲》,流畅欢乐,让人也想随之起舞;深受歌迷喜爱的德国女歌手莎比·欧演唱《玻璃海》,再展优异的演唱实力;北欧钢琴诗人凯特尔·毕卓斯坦《如果只有》,用沉静的音符带给你最深的感动。最后则以擅长谱写绝美旋律的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创作的《一位伟大艺术家的回忆》钢琴三重奏为这张专辑画下完美句点。
5.4万14
布列兹《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伤感之歌》
布列兹《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伤感之歌》
这张专辑是布列兹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及合唱团,演奏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伤感之歌》。同为法国人,布列兹对于诠释柏辽兹有很深刻的认识,他指挥下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有一种忧郁的气质,非常贴合柏辽兹的原意。而且布列兹采用现代派的处理方式也符合这些作品的意境。 《幻想交响曲》作品14,完成于1830年。此曲不仅是柏辽兹个人的代表作,更是音乐史上极为重要的交响乐作品。《幻想交响曲》极富独创性,特别是在音乐中直接引入了标题意义。此曲问世之后, 一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柏辽兹具有多愁善感的性格,其带有病态的梦想和燃烧着的热情,使他摆脱了形式上受约束的古典交响曲,而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风格。他不像门德尔松那样引用客观的标题,而是大胆地使音乐成为标题的附属品,并在这一交响曲中构成了自传式的内容。此曲在结构、和声与旋律方面都存在着大胆的创新,由此开创了自由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 《伤感之歌》作品18,是一部合唱与乐队的作品,作于1849-1851年。作品18之下的每首小作品创作于不同时期,最后在1852年一起发表。柏辽兹自己将它们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是一部他最喜爱同时也对他意义重大的作品。
1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