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修课,如何面对至亲离开,如何《与哀伤共处》

00:00
57:40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Max1983

Max1983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Max1983
关注
开卷FM
1.1万
开卷FM 是一档每周更新的读书清谈类节目,分为“对谈”和“开单”。 “对谈” 是Max和当期嘉宾的对话记录,通过书籍,电影,戏剧等各类文艺作品,谈谈文化、文艺和生活 “开单”是主播自己的分享,聊聊Max感兴趣的泛文化类话题,金融,历史,哲学,心理学……。 每周二半夜更新,周三一早陪你度过的小周末 Max想要:“把生活和阅读融合,让阅读有趣且有用。”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播客开卷FM,咱们开卷(kai juǎn)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这是一本很小众的书,截止发出作品的时候。这本书在豆瓣上也只有310个人进行了评价,但这又是一本每个人都应该看的书,因为我们都会在某一天,要面对有重要的人从生命中离开。

这本书超越了哀伤理论的传统视角,没有将丧亲经验视为纯粹个人的、内在的心理反应,而是将甚少被过往研究关注的社会情境整合融入分析框架,通过对“哀伤经验、追寻意义、身份改变”这三个关键主题的诠释,重构了年轻失亲者的真实叙述,全面还原了年轻子女在父母离世后,在哀伤与爱之间来回转换,不断体验“拆毁”与“建造”,与哀伤共处的过程。

03:24 时间可以治愈一切其实都只是一种纯粹的美好的愿望。

04:15 本书作者李昀鋆的妈妈在这一天永久地离开了,她的人生就好像被推进了一个永远都不会醒来的噩梦。

05:11 表演型人格 VS 哀伤隐藏:我的哀伤在外,但心里其实并不是那么哀伤?

06:55 不是所有人都是性格外放,能够把情感释放出来的人,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第一想法是把哀伤隐藏住。

12:56 为什么隐藏哀伤?

18:11 确实在择偶的条件当中,有些人就设置了不要选择单亲家庭这样的要求。所以在这些子女看来,如果承认了丧亲的身份,在社会生活当中是会被视为一个劣势的。

19:35 哀伤延迟:我们很难说清楚具体的延迟时间,也很难讲清楚哀伤爆发之后的场景。

24:36 哀伤减弱的过程中嵌套着哀伤循环复发:特定性复发、偶然性复发、周期性复发。

32:02认知结构重构第一类思考,寻找导致死亡发生的原因,将死亡合理化。原因归纳有三:从死者身上找;2从和死者有关的他人身上找;3从生活环境和社会结构上找。

35:03 认知重构的第二类思考,重新评估死亡对后续生活的影响。

37:02 认知重构的第三类思考,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公平?但问题越宏大,对解决实际问题越无效。

39:55 子女对逝去父母的思念和哀伤分离,自救成功的顿悟个例。

42:39 父母离世后,对于子女自我主体构成的危机:安全感缺失、孤独感来袭、丧失人生目标陷入虚无主义。

43:15 带来的转机:自我主体意识增强、处世方式的变化、更加珍惜当下。

47:54 中西方社会的哀伤体系。

53:35 子女可以用来解决自己对于离世父母负疚感的一个最朴素概念:过日子。

55:00 哀伤是爱,你爱一个人多久,你就会哀伤多久。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