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为何一成一败(中)

00:00
16:04
主播信息
蜻蜓头条

蜻蜓头条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蜻蜓头条
关注
江南说新闻《今日话题》
10966
四川省绵阳市广播电视台节目(周一至周五更新)。大事件,细解读!关注头条,评说热点!你关注的,才是头条!
察话会
14987
听头条王牌专辑;观察者网出品的一档播客栏目。为你解密王牌武器装备、洞察全球热点。
柏年说政经
962
北大毕业、前基金经理、宏观经济分析师柏年,为你点评寰宇时政,捕捉财富先机。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明治维新成功原因

# 德川庆喜大政奉还决策

# 水户学尊皇思想起源

# 日本尊王攘夷运动背景

# 幕府大政奉还过程解析

# 日本倒幕战争历史意义

# 洋务运动失败深层原因

# 慈禧太后守旧政治立场

# 涩泽荣一经济改革贡献

# 小栗忠顺幕府技术革新

日本在遭遇黑船来航事件后,尽管签订了类似《安政五国条约》的不平等条约,但底层民众和武士阶层因排外情绪高涨,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其性质类似于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日本的政治特殊性在于其国本问题:天皇虽无实权,但始终作为国家象征存在,而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受水户学影响,从小接受尊皇思想,最终推动大政奉还,避免国本之争激化。
德川庆喜主动归还政权给天皇,试图以地方大名身份保持影响力,但西南强藩要求彻底交权,最终爆发鸟羽伏见之战。这场战役规模较小,幕府战败后德川庆喜选择投降,江户无血开城,明治维新得以相对和平推进。倒幕战争中重要人物如小栗忠顺虽被处决,但其推动的横须贺制铁所和西式教育为日本近代化奠定基础,而幕府旧臣如涩泽荣一后来融入新政府,形成政治传承。
相比之下,中国洋务运动的核心推动者慈禧太后始终将政权视为满人私产,其“还政汉人”的气话反映守旧立场。这种以家族伦理为核心的权力观念与日本天皇象征性权威形成鲜明对比,导致两国近代化改革在权力结构、文化认同层面走向不同结局。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