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adio
80.4万

X-Radio

主播:DJ祁璐
X-Radio网络电台是建立在印象传媒工作室旗下的网络音乐广播电台。口号:服务全球华人的网络电台!直播收听网址:http://x-radio.fm20.cn/。
节目(151)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DJ祁璐

DJ祁璐

None
关注
X-Radio
80.4万
X-Radio网络电台是建立在印象传媒工作室旗下的网络音乐广播电台。口号:服务全球华人的网络电台!直播收听网址:http://x-radio.fm20.cn/。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布里姆《道兰德·鲁特琴音乐与舞曲》
布里姆《道兰德·鲁特琴音乐与舞曲》
这张专辑是古典吉他、鲁特琴演奏家朱利安·布里姆,演奏约翰·道兰德的鲁特琴音乐与舞曲。布里姆是把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妙音佳作搬上现代舞台的第一功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王牌作曲家约翰·道兰德的多情经典经由他的婆娑指尖闪耀今宵。 在布里姆时代,大部分世界顶级吉他演奏家们的右手都是塔雷加式的姿势,即,大拇指大幅度外放,其他手指相对并拢且与琴弦呈近90度角。布里姆、威廉姆斯、耶佩斯皆是如此,何况彼时的吉他皇帝安德烈·塞戈维亚有着甚于90度角的右手拨弦姿势。这种手势配合相应的指甲形状,让音色规整有力,坚而不炸、软而不塌、迅而不虚、缓而不粘,是以风靡那个时代。布里姆如法炮制,用同样的手法演奏鲁特琴。然而,他的鲁特琴是特制的,抑或说,那个时代的鲁特琴制作工艺都是以吉他的声学构思来仿制,介于文艺复兴鲁特琴与巴洛克鲁特琴之间,这样做出来的鲁特琴,有着跟吉他相似的琴弦张力和色彩变换,加上当时尼龙琴弦的普及,手指触感无二。以布里姆的手劲能让鲁特琴音色不破,足以证明那个时代的鲁特琴制作工艺是直接以吉他做参考,鲁特琴的制作更像是依葫芦画瓢。 从最广义的当代吉他发展史来说,布里姆功在千秋,“鲁特琴大家”当之无愧。沉睡几百年的鲁特琴能够在二战后的混凝土中再生萌芽,在新思潮的烟云间浊浪清霞,很大程度上拜他所赐。
401122
20世纪伟大指挥家《弗里茨·布什》
20世纪伟大指挥家《弗里茨·布什》
这张专辑是德国著名指挥家弗里茨·布什的录音精选辑。参与演奏的乐团: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录音地点:1936年伦敦、1947-1951年哥本哈根。 弗里茨·布什(Fritz Busch,1890年3月13日-1951年9月14日)德国指挥家,20世纪重要的指挥家之一。 布什是小提琴家阿道夫和大提琴家赫尔曼的兄弟,他在20世纪头20年德国的歌剧界脱颖而出,一举成名,并且还是德国威尔第复兴的主要倡导者。在1933年受到纳粹排挤被迫离开德累斯顿后,布什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哥本哈根,以及英国和瑞典工作。他在北美和南美度过了战时岁月,接着又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执棒4年,于1950年返回格林德波恩 ,并携作品参加了爱丁堡的新音乐节。 这张专辑令人满意的曲目汇编代表了布什的指挥艺术。两首序曲抓住了歌剧院的戏剧艺术效果。勃拉姆斯的作品提醒我们,布什离作曲家本人其实只是一步之遥,因为他的老师是勃拉姆斯极为喜爱的指挥家斯坦贝克。门德尔松和莫扎特的音乐在他的手中大放异彩,海顿的作品散发着室内乐的欢乐和亲密的情绪。专辑以激情四射的《唐璜》结束,该录音是战前所录,充分展示了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伦敦爱乐乐团所具有的实力。 评论家认为布什的影响力体现在两个时期:在科隆学习的那段时期,以及此后在柏林德波恩的那段时期。约翰·普瑞查德经常提起他,他曾是布什的左膀右臂。布什以他的幽默、谦逊、真诚而享誉盛名,这些品质在这张珍贵的录音版本中清晰可辨。布什还是个深受乐团成员爱戴的指挥,如果一个指挥能达到这一点,那剩下的事情就相对简单多了。
2.6万19
奥伊斯特拉赫《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
奥伊斯特拉赫《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与儿子伊戈尔·奥伊斯特拉赫合作,演奏巴赫《小提琴、双小提琴协奏曲》,由鲁道夫·巴塞尔指挥莫斯科室内乐团担任协奏。 奥伊斯特拉赫父子的演奏,对作品吃的很透,演奏极为“捻熟”。独奏与合奏更默契,声音分布很均衡,推进如行云流水,从头至尾毫无粘滞之处,你感觉不到在很多版本里都有的、第二小提琴明显弱的地方,除了两把琴音色不同与位置感外,演奏则是相互推动与相互“叫劲”,呈显出一股特别的优雅、方正与灵巧。 巴赫现存的三部小提琴协奏曲(BWV1041-1043)的创作年代定位于科藤时期的1720年前后,但根据20世纪末以来的最新音乐学研究,学者们开始怀疑这些作品应该属于后来的莱比锡时期(1723-1750),或者折衷的情况是这些作品最初创作于科藤,在莱比锡期间巴赫又对它们进行了重新修订。对此,直接的证据在于这些作品最原始的乐谱只能回溯到1730年左右,而巴赫在1729年3月恰好接管了莱比锡的大学音乐社(collegium musicum),又增加了给大学社每周的例行音乐会安排乐曲的任务,为此他修订和新创作了大量作品并专门为演出准备了分谱,其中包括这三首小提琴协奏曲。另一方面,从创作风格上来看,在这几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崇高深刻的艺术取向以及炉火纯青的复调技巧显然有别于科藤时期所惯常的那种热热闹闹无伤大雅的宫廷社交氛围(如《勃兰登堡协奏曲》等),这尤其体现在《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BWV1041)和《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BWV1043)中。
1.8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