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流行乐与摇滚乐的区别

00:00
16:56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显然会客观

显然会客观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显然会客观
关注
冬季音乐讨论会第三期
2766
摇滚音乐人与音乐爱好者的交流
冬季音乐讨论会第二期
4514
摇滚音乐人与乐迷的真诚交流
冬季音乐讨论会第一期
4613
摇滚音乐人与音乐爱好者的交流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叶玉杰:谢谢你还爱我
叶玉杰:谢谢你还爱我
2020 感动人心的单曲 [ 谢谢你 还爱我 ] Loving me,still. Loving me,even now. - 叶玉杰 - 在 人海 / 烦嚣 中浮沉 忙到心里只剩空虚 / 寂寞 暮然回首一看  惊觉~ 原来我的身后 一直有你们 默默的守护著 梦想 已快被我 遗弃 你们 却没把我给 遗忘 谢谢 你们 仍然 爱著我 沉寂8年再度踏上舞台,重拾对音乐的热爱. 抱著对家人朋友及粉丝们的感谢, 叶玉杰 献上 最能表达他内心的 全新单曲‘谢谢你还爱我’. 谢谢你还爱我 词/ 曲/ 看著街上人们脸上的倦容 此刻的我也正在奋斗 为了什么把自己搞的那么疯 我自在享受这种生活 是不是好一阵子没耳闻我 并不在乎有人懂我在做什么 开心的活著没有多馀的啰嗦 我潇洒的走 无所谓的过 平常累到极点 颓废有点狼狈 梦想已经作废 管他这个世界 得过且过干脆 别太认真面对 一路不吃闷亏 我还是你爱的宝贝 谢谢你还爱我 爱我 爱我 不需要还愿还 给我 寄托 几乎把这个规 则 给看破 原来你(是真)的真的真的 想我 夜深了你是否也陪著寂寞 有枕边人却胡想太多 有些人贪婪但演的宽容 我等像你一样的人守候 是不是好一阵子没耳闻我 并不在乎有人懂我在做什么 开心的活著没多馀的啰嗦 我潇洒的走 无所谓的过 平常累到极点 颓废有点狼狈 梦想已经作废 管他这个世界 得过且过干脆 别太认真面对 一路不吃闷亏 我还是你爱的宝贝 谢谢你还爱我 爱我 爱我 不需要还愿还 给我 寄托 几乎把这个规则 看破 原来你是真的真的真的 想我 谢谢你还爱我 爱我 爱我 不需要还愿还 给我 寄托 几乎把这个规则 看破 原来你是真的真的真的 想我
2.0万1
勃拉姆斯、法朗克《小提琴奏鸣曲》
勃拉姆斯、法朗克《小提琴奏鸣曲》
这张专辑是著名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演奏勃拉姆斯和法朗克的小提琴奏鸣曲。奥伊斯特拉赫有着非凡的音乐才能和高深的艺术修养,以充满诗意般的抒情性演奏见长,有着惊人的表现力和精深的技巧,演奏风格纯朴庄重,富于热情,能使音乐达到十分高超的艺术境界,他那甜美、纯净的音色和激动人心的感情,强烈地打动着听众的心灵,被誉为是“莫斯科的帕格尼尼”,并获得“苏联人民演员”称号和斯大林、列宁奖金。艺术上曾受到克莱斯勒的强烈影响,但是他并没有完全照搬,克莱斯勒的具有唯美倾向的发音手法,在奥伊斯特拉赫那里变成了表现内心情感的手段。他的颤指有时采用艺术化的延迟瞬间开始,造成声音的久远延绵。 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具有深不可测的情感内涵,那种热情、博爱的精神,使他的琴音具有声无限的打动人心的力量。一位法国小提琴家曾说:“奥伊斯特拉赫是我一生听过的最完美的小提琴家,这种完美不仅由于他的技术足以和海菲茨匹敌的缘故,尤其难得可贵的是这种技术已经完全溶化在音乐之中。他的演奏是多么地诚挚而高尚啊!他的演奏经常表现出宏伟壮观的气魄,那雄浑的力度会打开每一个听者心灵的大门,他的音色时常流露出柔和和温暖,如同深情的阳光一般。” 他的演奏气质中具有一种悲剧的力量,将蕴含在俄罗斯民族心中无数世代的独特的心灵感受传达了出来。他的演奏中那种“悲天悯人”的巨大同情心使他的琴音挖掘音乐本身最深处的深刻的人性善的信念,这是非具备最博大的人性的人所有能及的。 勃拉姆斯《d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08完成于1888年,是他三首奏鸣曲中最为饱满、光辉的一首。作品充满戏剧性色彩,情绪转换幅度较大,钢琴声部和小提琴声部有机地融为一体,结构也扩充为四个乐章。晚年的勃拉姆斯因好友的去世感到悲观与宿命,愁绪与伤感隐含在作品中,但最终还是以积极肯定的态度赞美生活,体现出信念与希望。 法朗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完成于1886年,是作曲家献给小提琴名家依萨伊的结婚礼物。作品曲式结构丰富,旋律甜美阴柔;音调色彩多端,半音穿梭密集;情绪亢奋缠绵,内心喜悦冷静,带很强的内省挚诚与神秘气氛。
1.2万8
贝多芬《第四、五大提琴奏鸣曲》
贝多芬《第四、五大提琴奏鸣曲》
这张专辑是前苏联钢琴大师李赫特与大提琴大师罗斯特洛波维奇合作演奏,贝多芬的《第四、五大提琴奏鸣曲》和三首《大提琴与钢琴变奏曲》。老实说,就算祭出再多的形容词,也无法形容这个版本的魅力和伟大之处。《第四、五大提琴奏鸣曲》都是三乐章的古典形式,曲风呈现晚期圆熟的风韵,与第四号的幽默相比,第五号的宗教意味较浓。罗斯特洛波维奇以丰富的想象力,烘托出第五号独特的魅力。两位音乐大师在演奏中细腻的对话,对听者的诱惑力相当强大。 贝多芬的大提琴与钢琴作品, 除5部奏鸣曲(作品第5号2首,作品第69号以及作品第102号2首)以外,还有根据莫扎特歌剧《魔笛》主题写作的两首变奏曲和根据亨德尔清唱剧《犹大·马卡比》主题写作的一首变奏曲。他的大提琴奏鸣曲是这种体裁最早的尝试之一,然而作为一位超级钢琴家,贝多芬本人十分不愿意让音量较大的大提琴在两件乐器的合作中,压过当时声音还比较柔弱的钢琴。因此在他前4首大提琴奏鸣曲中,能让大提琴充分发挥其抒情特性的慢乐章都比较短。直到1815年写作的最后一部奏鸣曲,因为当时已经出现了音量浑厚的“锤子键琴”(即比较现代的钢琴),贝多芬才放心地为这首曲子写了一个较长的adagio乐章。我觉得也正因为这些曲子对大提琴来说并不是所谓的“炫技”曲目,因此平时大提琴家演奏的并不太多。相反,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对这些曲目的成功驾驭却是十分必要的。 罗斯特洛波维奇可能是唯一能与李赫特一起演奏室内乐的大提琴家,反正我还没有见到李赫特与其他人演奏的这些曲子。这个录音是1960年代初制作的,虽然音效不是非常出色,但到现在仍然是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的最经典演绎。 《G大调第四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02第一首,作于1815年。作品102的两首,为舒庞吉四重奏团的大提琴手林格所作,呈献给艾德蒂伯爵夫人。此曲有时表达抑郁,有时表达苦笑,有时表达幽默,被认为是晚期作品的开端。 《D大调第五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02第二首,作于1815年,在各乐章中使用的对位、终乐章中使用的赋格方法,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是5首中的顶点。
2.9万8
NAT健豪:起飞了
NAT健豪:起飞了
每段生命里总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离开 注定会在心里永远留下来 说再见不难 难的是 转身之后 独自一人踏上旅程 起飞了 学会放手 起飞之后 Till I Let You Go 光系暖声创作男子 NAT健豪 用温柔口吻细数 放不下的执著 让温暖创作诉说 来不及的遗憾 首张唱作专辑 《起飞了》 9/16 梦想登机 全面数位发行 光系暖声的创作男子- NAT健豪 个性爽朗、乐观,总是笑脸迎人,带著阳光气息,来自新加坡的创作歌手NAT健豪,对于身边的人事物,总能用温柔的方式看待,是一枚带点孩子气的暖男;对于专注的事情总是忘我,天马行空且浪漫地思考逻辑,造就了音乐与创作才华。从小就喜欢听父母唱歌,求学时期曾参加合唱团,大学毕业后因为喜爱旅行,考上全球排名前三大的新加坡航空成为空服员;游遍世界各地的NAT健豪却突然找不到生活重心,决定重拾自己的梦想加入歌手培训班,在新加坡长期驻唱与街头表演引起许多关注,活跃于大小商业活动演出。NAT健豪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把希望存满,期许有朝一日能来到台湾发行创作专辑,朝向梦想之路迈进。 声音有著纯净且温暖迷人特质的NAT健豪,在2014年中国好声音新加坡招募站以自弹自唱的实力进入前六强,而为了能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取得平衡,他在驻唱与街头演唱间奔波之馀,仍不忘精进自己作品的创作,2016年与知名制作人-黄韵仁和才华词人-小寒,一同携手为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总冠军-李琦写出专辑同名主打歌〈笑〉,并在2018年以〈喜欢你可不可以〉与〈This Is Goodbye〉两首原创歌曲成为新传媒年度重头戏《千年来说对不起》的主题插曲,这两首在新加坡当地相当耳熟能详的单曲也同时收录于这次NAT健豪的首张唱作专辑中,而感情丰沛的NAT健豪更相当有诚意的重新制作一首新版〈This Is Goodbye 2020〉,作为给一直支持自己的乐迷惊喜。2019年NAT健豪与同样是新加坡新生代创作歌手-魏妙如,一同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年度“华艺节”举办售票音乐会,获得好评。2020年决定实现当初在心中许下的承诺,独立发行自己的首张全唱作专辑《起飞了》。
1.8万10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