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列特《李斯特著名钢琴作品》
1.5万

博列特《李斯特著名钢琴作品》

这张专辑是美籍古巴钢琴家博列特演奏李斯特的11首著名钢琴作品。具有“钢琴魔术师”之称的李斯特,留下了很多足以体现出其精湛技巧的作品。从这超过100个乐曲之中,既选择了技巧性的《Etudesd'execution transcendante》两曲、也选择了对拉威尔等具有影响的《Les Jeux D'Eaux A La Villa D'Este》、还有瑰丽编曲的《Erkonig》和《La Campanella》、以及抒情小品《Un Sospiro》和《Liebestaume》No.3等。钢琴演奏由被称为浪漫乐派钢琴演奏家的最后代表、李斯特的最后传人之称的博列特演奏,他的演奏是抒情与狂想的很好结合,对于李斯特的作品演绎得恰到好处。
节目(11)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尼古拉耶娃《贝多芬、舒伯特·钢琴奏鸣曲》
---
这张专辑是俄罗斯女钢琴家尼古拉耶娃演奏贝多芬、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尼古拉耶娃的演奏情感强烈,她对热情与清晰的处理达到极好的平衡。 贝多芬《D大调第十五钢琴奏鸣曲》作品28,作于1801年。此曲一改激进的音调,使用质朴清新的风格描绘了乡间的美景,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作品出版时由出版商为之冠名为《田园奏鸣曲》。对于大自然,贝多芬有一种对神祗般的崇敬。宽广的田野森林、溪水反射的阳光、草地散发的清香、牧童身影以及乡村舞蹈等莫不令他着迷,成为他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七年之后,贝多芬又写出了更为著名的《田园交响曲》。 舒伯特《降B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D960,完成于1828年,是舒伯特最后一部钢琴奏鸣曲,也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奏鸣曲风格宁静、安详而豁达,以崇高的精神境界刻画出一个孤独落魄的灵魂,正以深深的沉思与无尽的感怀总结人生,抚慰世间的一切。站在古典和浪漫分水岭的舒伯特,以这部巅峰之作将古典主义的严谨形式与浪漫主义的丰富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并将其一生的经历、思想和经验留给后人,成就了一份辉煌的遗嘱。 舒伯特《降G大调即兴曲》D899,No.3。行板,三部曲式。这应该说是一首非常美妙的歌曲,近似女高音音色所表现的悠然自得的旋律,在巧妙的和声伴奏中唱出。中段不是对比部分,旋律仍优美地奏出。第一部分再现后,乐曲缓缓地结束。
鲁岗斯基《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即兴曲》
140
这张专辑是俄罗斯钢琴家鲁岗斯基演奏舒伯特的《第19钢琴奏鸣曲》、《即兴曲》。鲁岗斯基并非特别善于表达情感的演奏家,而是用宽广音色与优美乐句打动人心。他的演奏有丰富的键盘织体,那些有着动人旋律与跳跃节奏的曲目中最能展现其特点,所奏出的华美旋律优雅流淌在波浪起伏的低声部之中。 《c小调第十九钢琴奏鸣曲》D958的风格及结构带有贝多芬的痕迹。全曲富含强有力的紧张感,鼓舞人心的力量和英雄式的壮丽,在表述纠结矛盾的同时还体现了坚韧顽强和不屈不挠。舒伯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位一年前去世的永恒大师的缅怀和崇敬。
穆特、普列文《莫扎特·钢琴三重奏》
---
这张专辑是为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暨安妮-索菲·穆特首次公演30周年推出的“永恒的莫扎特”录音系列。国际乐坛的首席女小提琴家穆特与丈夫普列文(Andre Previn,著名指挥家、钢琴家)和大提琴家Danil Muller-Schott合作,演奏莫扎特《钢琴三重奏》,第四至第六首(K.502/542/548)。 这夫妇档组合很有吸引力,普列文除了在指挥上早巳晋身为大师级外,他同时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并以演绎莫扎特的钢琴音乐驰名,他灌录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自弹自指演出,极获好评。由这对浪漫夫妇为主的组合来演绎莫扎特三首最完美的钢琴三重奏,听来有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两人对莫扎特的音乐都有深入的研究,穆特在童年时代以演奏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成名,且在卡拉扬指导下灌录的第一款唱片亦是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加以普列文又是弹奏莫扎特的高手,两人的合作产生“莫扎特效应”是很自然的现象。正如“永恒的莫扎特系列”引述穆特的话:“莫扎特的音乐是你灵魂的X-光,照亮你的心灵。” 穆特是一位典型的德奥血统的演奏家,性格热情,具有着严谨的思维逻辑和内在个性,这使她形成了优良的演奏素质和高品位的艺术修养。卡拉扬去世后,她的演奏向多元化发展,曲目不局限于德奥古典、浪漫等传统作品,而加强了近现代作品的比重,经常演出卢托斯瓦夫斯基(Witold Lutoslawski)、莫雷(Norbert Moret)、彭代雷茨基和里姆(Wolfgang Rihm)等人的作品。 《第五钢琴三重奏》,C大调,K548,作于1788年7月14日。 《第四钢琴三重奏》,E大调,K542,作于1788年6月22日。 《第三钢琴三重奏》,降B大调,K502,作于1786年11月18日。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伯恩斯坦《格什温、伯恩斯坦的管弦乐作品》
伯恩斯坦《格什温、伯恩斯坦的管弦乐作品》
这张专辑是伯恩斯坦指挥洛杉矶爱乐乐团,演奏格什温《蓝色狂想曲》、《前奏曲》和伯恩斯坦自己创作的《西区故事》交响舞曲。伯恩斯坦并担任了录音中的钢琴演奏。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作于1924年,是一首写给独奏钢琴及乐团的乐曲,融合了古典音乐的原理以及爵士的元素。《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格什温在这部作品中,对那些情绪全然不同的段落的安排,如抒情性与戏剧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对置,也颇具匠心。 格什温创作的体裁众多,但“前奏曲”却是他为钢琴而创作的唯一音乐形式。这些前奏曲最初只创作了六首并于1926年演奏了其中的五首,但因曲谱遗失,目前仅剩三首留存于世。《三首前奏曲》具有典型的美国风格,优雅的和诗意的“蓝调”,展现了出作曲家敏感和沉思的一面。 伯恩斯坦《西区故事》交响舞曲是将音乐剧中的精华乐段改编而成。整部交响舞曲充满了现代城市的律动,再现了纽约作为一个移民大都会的时代景观。在伯恩斯坦充满灵感的音乐面前,即便没有欣赏过整个音乐剧,观众也能够感受到其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细致入微的情绪。
298111
瓦茨拉夫·纽曼《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瓦茨拉夫·纽曼《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这张专辑是瓦茨拉夫·纽曼指挥捷克爱乐乐团,演奏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纽曼是一位风格非常细腻的指挥家,也许是他身上所固有的斯拉夫民族气质的关系所至吧,他指挥的音乐非常富有抒情性,在对乐曲的表达处理上,他给人的感觉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对感情的处理与控制恰到好处,而对待声音的处理则显得十分清晰和干净。纽曼是一位很好地掌握和表现斯拉夫民族精神与气质的指挥家,他对于这类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的演释是非常出色的,当然,要说最为出色的还是要数捷克作曲家的作品,他对于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雅那切克和苏克等人的作品,可以说是最为擅长和具有权威性的了,这种特征无论如何是与他和祖国之间的民族血脉关系紧密相联的,这里面既有着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直接影响,又有着生活习俗和精神因素的间接关系,因此无论从思维上还是从气质上都能够达到一种自然的协调一致,这些方面应该说是纽曼能够极其成功地指挥本民族作曲家的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斯拉夫舞曲》是德沃夏克的代表作之一。1877年,勃拉姆斯把德沃夏克介绍给德国出版商希姆洛克,希姆洛克请他按照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的模式写一组舞曲,演奏形式是钢琴二重奏。德沃夏克接受约稿后只用了两个月就写成八首民间风格的舞曲,在创作过程中他发现这些曲子很适合写成管弦乐,于是他索性写了两套手稿,一套是钢琴二重奏的,一套是管弦乐的,作品编号都是46。从那时到现在,流行的是管弦乐《斯拉夫舞曲》,二重奏的演奏机会不是很多。《斯拉夫舞曲》使德沃夏克一举成为国际知名的作曲家,这是因为民族主义音乐当时正在形成潮流,民族风格的音乐有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入欧洲乐坛,激起人们对民族乐派的浓厚兴趣。
4.4万16
小泽征尔《德沃夏克在布拉格》
小泽征尔《德沃夏克在布拉格》
《德沃夏克在布拉格》1893年12月16日,德沃夏克的代表作、其最后一部交响曲《“自新大陆”交响曲》于纽约举行首演,获得空前的成功。100年后,即1993年12月16日,为了庆祝这部伟大作品首演的成功和纪念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当今最活跃的音乐大师——东方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小提琴王子帕尔曼、捷克钢琴大师弗库什尼、多次荣获格莱美奖的大提琴家马友友和世界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斯塔德齐聚布拉格斯美塔纳音乐厅,举行了一次意义非凡的音乐会,演出了德沃夏克的著名作品。 这张专辑即是这场盛大音乐会的实况录音。在专辑中,这些世界顶尖的音乐大师们的表现异彩纷呈,女中音歌唱家斯塔德演唱了《妈妈教我的歌》等两首歌曲,她的演唱圆润甜美、饱满厚实,令人赞赏不已。帕尔曼、马友友以及乐团演奏的《狂欢节序曲》,高水准的表现让人难以忘怀。这是一张高水平演出的现场录音名盘。 在这张CD里,女中音斯塔德(Frederica von State)只唱了两首歌,其中一首是《妈妈教我的歌》。但是,只这两首歌就足以让她入选。短短的两首歌,她表现出圆润甜美与厚实的嗓音却让人赞赏再三。除了女主角之外,这张CD的其他节目也是所有女中音演唱CD所没有的。您同时还可以听到帕尔曼、马友友、弗库什尼(Rudolf Firkusny)以及小泽征尔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的精彩演出。这张是1993年12月16日在布拉格斯美塔纳音乐厅所录下的,全部都是德沃夏克的作品。没想到这个厅里所录下的音质会这么的优美,我建议所有古典乐迷都要买一张。
7.0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