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罗查《1954-55年美国迪卡录音》
2645

拉罗查《1954-55年美国迪卡录音》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拉罗查1953年11月-1956年3月在纽约的演奏录音,包括:埃斯普拉《西班牙奏鸣曲》、罗德里戈《西班牙舞曲》、格拉纳多斯《西班牙舞曲》、《戈雅之画》、《浪漫场景》、图里纳《幻想舞曲》、《前奏曲》、蒙波《内心印象》等。
节目(56)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罗斯特洛波维奇《舒伯特、舒曼、德彪西》
30
这张专辑是罗斯特洛波维奇与布里顿合作,演奏舒伯特《阿佩乔尼奏鸣曲》、舒曼《五首民谣》、德彪西《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 这是最具经典色彩、最超值的唱片之一。专辑中的舒伯特《阿佩乔尼奏鸣曲》被誉为此曲的最佳版本。舒伯特这首独特作品原是为六根弦的阿佩乔尼琴所作,罗斯特洛波维奇改以四根弦的大提琴演奏,技巧却丝毫不见滞涩,功力深厚。布里顿虽以作曲家名世,但其钢琴演奏同样出色,体现了互为衬托的效果。此外,这张唱片还收录了舒曼《五首民谣》Op.102、德彪西《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两位大师的配合天衣无缝、相得益彰。
旺德《布鲁克纳·第八、第九交响曲》
120
这张专辑是旺德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八、第九交响曲》,1979年5月28日-6月2日、1978年6月10日在德国科隆的录音。其中《第八交响曲》采用第二版,1890年创作;《第九交响曲》采用初版。 旺德指挥的《第八交响曲》录音版本广受好评,他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这个版本被认为是其巅峰之作,获得了留声机大奖,评价极高,被认为是“当今最伟大的布鲁克纳演绎之一”。旺德指挥的《第九交响曲》录音版本同样备受赞誉。他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版本被认为是“最接近原始创作版本”的演绎之一。 旺德的指挥展现了他对布鲁克纳音乐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他注重保持作品原有的韵味,同时通过精准的律动性构建和情感表达,将布鲁克纳音乐的厚重感与精神内涵完美呈现。他的这个录音版本不仅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还成为了布鲁克纳爱好者心中的经典之作。
旺德《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111
这张专辑是旺德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1980年1月18日在德国科隆的录音。这是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的初版,是布鲁克纳1881-1883年间创作的。 旺德的指挥风格以端庄稳重、不哗众取宠著称,他注重音乐的内在逻辑和结构,追求一种深沉而有力的情感表达。在《第七交响曲》中,旺德通过紧凑的乐句行进,将作品凝聚出一种超越宗教热情的人类命运斗争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音乐的结构上,也反映在对复杂对位法的精准分析和处理上。在第一乐章结尾处复杂的对位法中,旺德的分析井井有条,使得音乐显得更加清晰和有力。 旺德对布鲁克纳作品的演绎特别注重音乐的情感深度和形式上的完整性。他强调音乐的内在张力和外在力量的结合,使得《第七交响曲》不仅具有宏伟的气势,还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层次。第四乐章尤其展现了旺德驾驭自如的能力,他以一气呵成之势带领乐团完成这一充满戏剧性的终章。 旺德的这个录音版本被广泛认为是经典之作,他的演绎得到了高度评价。这张专辑不仅展现了旺德对布鲁克纳音乐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乐团的严格要求和精准控制。他的指挥风格既保留了布鲁克纳音乐的传统韵味,又赋予其现代感,使其成为布鲁克纳爱好者心中的典范。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库贝利克《马替努、柴科夫斯基交响乐作品》
库贝利克《马替努、柴科夫斯基交响乐作品》
这张专辑是指挥家库贝利克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1956年8月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演出的现场录音。曲目包括马替努《彼埃罗·德拉·弗朗西斯卡的壁画》、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除了莫扎特、贝多芬、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作品外,库贝利克在萨尔兹堡音乐节演出的曲目,也总是包括捷克作曲家的作品,不仅包括斯美塔纳和德沃夏克,还有20世纪的作品,比如扬纳切克的交响乐曲和当时首次获得国际认可的交响诗《塔拉斯布尔巴》。 库贝利克还特别推荐他的同胞马替努的作品,虽然他在1941年移民到美国,但从未断绝与欧洲以及他的祖国布拉格的联系。(马替努曾在巴黎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在1956年音乐节的最后一场管弦乐演奏会(这张专辑的录音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中,库贝利克演奏了一段纯粹斯拉夫风格的曲目:德沃夏克《小提琴协奏曲》和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加上马替努三乐章交响诗的演奏。 这幅壁画出自15世纪的绘画大师彼埃罗·德拉·弗朗西斯卡之手,非常精美,色彩异常鲜艳。这部交响诗旋律悠扬,除了精巧的结构,并没有脱离斯拉夫人的基本特征。这部作品是献给拉斐尔·库贝利克的,他以一种精确而富有音乐色彩的方式呈现了这部作品,从而确保了它的成功。
1547
孔泽尔《鬼屋》
孔泽尔《鬼屋》
小心你的听觉神经及音响了,当子夜来临,急促的紧张喘息尾随而至,厚重的古屋大门慢慢推开,黑猫一跃而起,在满月西沉的时刻弓起背竖直毛……这张歌颂怪诞与战慄的专辑就要征服那些不信邪的听众。大众王子孔泽尔彷彿披上了吸血伯爵的黑披风,引领人们进入这个潜意识中既恐惧又无法抗拒著好奇与快感的幽暝领域;曲目从柏辽兹等浪漫乐派巨匠的代表名作到当代科幻恐怖电影、舞台剧脍炙人口的主题音乐共同交织出这个混杂著阴沉与忧郁浪漫的奇幻空间。如临现场的戏剧特效加上透明立体的管弦乐演出,绝对让人瞠目结舌、大呼过瘾。 这张专辑是曾经风靡一时的惊悚电影《鬼屋》的原声大碟,除了收录下电影中夸张而逼真的各类声音特效外,还有非常多与电影“魔鬼”主题有关的古典名曲、音乐剧序曲等。其中包括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伊德·韦伯的传世之作《歌剧媚影》的序曲、著名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交响诗《荒山之夜》,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骷髅之舞》以及柏辽兹、格里格等名家的作品片断。可以看到,无论作品的风格是古典还是现代,都围绕着唱片“魔鬼”的主题,所以营造出一种诡异、神秘的色彩。 孔泽尔与辛辛那提通俗管弦乐团在演艺古典作品的时候显然与其他国际级指挥家演绎的版本有一些差距,但是凭借着优秀的录音品质以及整张作品统一的风格,还是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467320
内田光子《舒伯特钢琴作品》
内田光子《舒伯特钢琴作品》
这套合辑是钢琴家内田光子演奏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包括12部钢琴奏鸣曲、《音乐瞬间》、两部《德国舞曲》、两部《即兴曲》和钢琴小品。内田光子的演奏琴声如诉,可以瞬间触动你的心弦。内田光子的音乐性深刻而又有明晰的理智,善于营造深邃细腻的魔力,散发出有如陈年佳酿般的芳醇。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他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划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他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除了歌曲之外,舒伯特在室内乐与器乐演奏的量方面也相当丰富,21部的钢琴奏鸣曲浩浩荡荡也算是一大成就。 其中后三部奏鸣曲公认是舒伯特器乐作品当中的珠玉之作,而《第21钢琴奏鸣曲》的特色除了在歌唱性的表现相当与众不同之外,大小调之间的变换也相当耐人寻味,这两项舒伯特器乐作品的特质在此曲当中发挥到了。至于《音乐瞬间》六首小品也是一幅小天地,各有各的节奏与情绪,成为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当中相当流行的乐曲。 东方钢琴家能打入国际乐坛的不多,尤其是容易被轻视的女性,举目望去,能数出来的没有几个,而像内田光子这样能够在国际乐坛占有一席之地,并普遍得到推崇与追捧的,更是寥若晨星。内田光子,1948年出生于东京,1961年到1968年师从豪瑟,1969年得到维也纳贝多芬钢琴大赛首名后,曾经短暂跟随肯普夫与阿什肯纳齐学习,1970年得到华沙肖邦钢琴大赛第二名,1975年获得里兹国际钢琴大赛首奖,1972年起定居伦敦。内光田子于1982年在东京演出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1984年首度与柏林爱乐合作,1985年第1次在纽约演出。1985年到1986年音乐季,内田光子自任指挥与独奏,与英国室内乐团合作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1994年到1995年,在伦敦、纽约、东京、阿姆斯特丹、维也纳与萨尔兹堡等地的音乐会,内田光子则把焦点放在舒伯特与勋伯格。 内田光子已证明她有深厚的功力和独到的诠释力,表现出浓烈的个人风格及不流于俗的艺术家风范。她扬弃过分雕琢的演出方式,转而把焦点放在音乐本身,要在乐谱中找出合于逻辑的诠释方式,并以纯粹的声音表现出来。她说:“我必须弹出自己确信能表现出乐曲本质的乐音,并揭示作品内在的意义。”
364978
史蒂芬·伊瑟利斯《战争时期的大提琴》
史蒂芬·伊瑟利斯《战争时期的大提琴》
这张专辑是英国大提琴家史蒂芬·伊瑟利斯与华裔加拿大钢琴家史康宁合作,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爆发一百周年而录制的,演奏的作品,由法国、英国和奥地利三个国家的著名作曲家在战争时期创作的大提琴作品组成,包括:德彪西、 布里奇、福雷、韦伯恩,还有四首当时英国士兵所流行的歌曲。100年过去了,战争幸存者都已作古,只留下描绘战争残酷的文学和绘画作品。聆听这张专辑,你会发现音乐也可以给我们启示,提醒我们战争带给全人类大规模的苦难。 曾经有一个叫哈罗德·崔格斯的英国业余大提琴演奏家,他就把自己特制的一把大提琴带到一战战场上,可在前线壕沟中演奏。他的大提琴的琴颈和琴弓可以藏于琴身之内,当然这种大提琴演奏时所发出的声音会稍为柔弱一些。在这张专辑中,大提琴家史蒂芬·伊瑟利斯就将他的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Marquis de Corberon”换成哈罗德·崔格斯的那把战壕大提琴来演奏的。这真是非常不寻常的演奏,对大提琴家的技艺是极大的考验。 史康宁的钢琴伴奏非常微妙、生动,与大提琴的声音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他们的合作证明每个人都需要美、慰藉和喜悦,即使是在战场上。在音乐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梦想着另一种生活。
2.5万15